我们对这个市场判断实际上很简单。
就是你的商业模式有没有被验证过,到底是对不对?是不是最好的商业模式?
几年前,我们投资人就非常愿意在中国去投一个类似的企业,他这个商业模式在美国验证过,在中国大部分也是会成功的。
现在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和美国几乎是同步的,最多可能晚几个月,甚至很多时候比美国更领先。
这时候,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没有机会去证明、验证这个商业模式是否真的可行。
另外,你在想这个商业模式之前,要想清楚这个模式是不是进可功,退可守?
在美国你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产业,它各个环节上都可以活得很滋润的,但在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这个产业链,尤其在互联网上,只有垄断整个产业链才能真的赚钱,否则就是即使像旅游这样上万亿的市场,最后也要合并。
在合并之前,去哪儿是巨亏的,一个季度亏掉9个亿人民币。在这上万亿的市场里面,最后携程和去哪儿也只有合并了才能赚钱。
守得住的模式最好是高频的,不依赖于其他平台的流量,商业模式切的比例,切的份额是比其他类似商业模式更高的这样的商业模式。
比如说上海曾经有一个做优惠券的公司,曾经也是风生水起的,在上海用户知名度非常高,它现在是也没有了。它这个切入点是守不住的,优惠券这个市场根本是守不住的,优惠券可能只能切1%到2%的比例。团购可以有这个资源去养上万人的线下地推队伍,那在这种时候,优惠券的商业模式肯定是打不过团购的。
中国现在的互联网很明显就是第一名和第二名如果分不出胜负的话,可能会合并,第三名是可以卖给A股上市公司的。但如果是个小池塘里面,你即使做到第一名也没什么意思,第一名最后也是只能卖给A股上市公司。
所以我们最喜欢是在大的池塘里孵化一条小鱼,就是最好是一个大的市场。
怎么样衡量一个大的市场呢?
最好是千亿人民币级的,就是一年它的整个市场规模在千亿人民币以上。
像滴滴打车出行规模实际上并不是很大,就本地出行是一个4000亿人民币的市场。餐饮行业比较大,是3万亿的市场,所以餐饮行业都可以做得很滋润,有各种各样的切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