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42章经读书笔记——我真正向往的是什么

2019年1月的第一个20天,我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VC这个行业上。对VC这个自带光环的行业的强烈兴趣,抑或是,一种无脑的向往,在一年之初令我热血上头。之所以“无脑”,是因为我很明白,自己看到的只是流于表面的东西,以我对VC行业有限的知识,也许我当时只是被那流于表面的高光闪瞎了眼睛。因此决定做一些功课。在读完Mastering the VC Game,对这个行业的flow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之后,我读了这一本与实战联系更加紧密的《创投42章经》,并且,我愿意给五星。一切让我觉得对我的mindset有所颠覆的书,我都比较珍惜。

发自内心感恩这样的分享。这是第一次我愿意花这么大工夫去读一堆公众号文章,尤其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篇都至少读了两遍,很有一种mind blowing的感觉。1. 我真正追求和向往的是什么?是VC这个行业吗?或许不是。这个行业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了太多的光环,而我只是崇拜褪去行业光环之后仍旧闪着智慧光芒的那些人。我真正向往的是优秀VC的mindset——学习能力、洞察力、思维敏锐、对商业对人类对历史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而不一定是从事VC行业本身。2.碎片化阅读材料中也有金子。如何掘金?读完之后用自己的话,写一遍。目标是贴近作者思维的flow。

(屌丝如我一看是公众号文章集结怎么也不肯花钱买。。。)

- 宏观解释中国私募基金过去十年的红火: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降息,大量美元被配置到新兴国家。我国二级市场监管较严,因此大量美元涌入私募基金。从2009到2017年,私募基金从1.3k亿增长到1.5w亿,八年增长超十倍。

- “科技的扩张在加速:从0到5000万用户,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微信用了1年,PokemonGo用了19天”——要认识到属于这个时代的摩尔定律,以及实现摩尔定律的原因。曾经的摩尔定律适用于硬件,原因是生产水平的进步;而今的摩尔定律存在于互联网产品的推广,原因是互联网、3G、移动等技术。

- “信号与噪声”——机会即是信号,但也伴随噪声。投资人要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一方面提高自己搜寻信号的带宽,另一方面提高剔除噪声的能力。

- “在写的过程中,我更懂得了什么是投资,更懂得了这个世界上从商业到个体的很多运作的道理。说来俗气,但想多了、写多了,真的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连在一起的。”

心法:创投的底层思维方式

哲学topic。


【两个问题,看透投资】https://36kr.com/p/5072057.html

A. 公司的目的:1.赚钱 2.持续赚钱 3.持续赚更多的钱

B. 投资人的目的:投到这样的公司

A1. 公司如何赚钱?光提供用户需要的东西是不够的——要提供稀缺资源”

这里的“稀缺资源”就是用户需求的一种。

A2. 公司如何持续赚钱?提供“稀缺资源” + 时间推移仍有“壁垒”

首先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持续赚钱:随时间推移,有些稀缺资源不再稀缺。科技就是反稀缺的,随着科技进步,很多稀缺资源变得不稀缺,因此以前掌握稀缺资源的公司就无法继续赚钱。

科技颠覆带来的是结构性变化与机遇——供给关系变化了,老的稀缺资源消失,新的稀缺资源出现。当技术革新(新的风口)出现的时候,新的供求关系逐渐形成但不稳定,掌握新的稀缺资源的人可以赚钱;但真正能长期持续赚钱的,是那些掌握新稀缺资源【并且拥有壁垒】的人。他们在稳定的供求关系中仍然可以赚到钱。

A3. 公司如何持续赚更多的钱?“稀缺资源” + “壁垒” + “可扩展&可垄断”

B. 能投资吗?“Why now?” + “Why me/you?”

Why now:在想任何事情、任何公司、任何行业的时候,都问一个Why now - 为什么这个事情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是可以成功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让这个事情在当下发生(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成为可能。其实考虑的是:随时间推移,什么变了?随时间推移,新的供给关系和稀缺资源是什么?

Why me/you:创业者应该问自己Why me - 我来做这个事情有什么优势(独特的能力、壁垒);投资者应该问Why you - 为什么应该投这个创业团队


【怎样的创业公司才能突破重围】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260436

a. 经济的运作和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稀缺资源进行的。

b. 科技本身带有一种“反稀缺性” 。(“Technology increases access to what is scarce.”)

分析一个科技对产业的影响,牢记Gartner Hype Cycle——问问自己现在在cycle的哪个阶段?

            ➡️                ↗️                  ↘️                   ↗️              ➡️

        萌芽期          过热期       幻想破灭期        复苏期        成熟期

过热期:新技术开始释放其反稀缺的特性,大家意识到这种技术可以快速满足用户对稀缺资源的要求,因此一拥而上,形成所谓风口。市场一片红海,竞争空前。

幻想破灭期:过热期的大部分企业做的事情其实只是跑流量,但是不太符合商业逻辑:新技术让稀缺资源变得不再稀缺,然而炮灰企业做的事情是利用新技术一个劲儿把不再稀缺的资源提供给用户。因此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并不能形成正确的商业模式。真正应该做的,是认识到在技术变革之后,【真正被重塑形成的】供需关系是怎样的(供给关系重新组合后新的稀缺资源)。

复苏期:那些把握了洗牌之后新的稀缺资源的企业,得以存活。

我觉得,大致意思就是,一个新技术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大家发现使用这个技术满足用户需求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因此就开始一窝蜂做这件事,去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因此形成了风口。这时候大家拼的是【数量】。然而其实这种送水服务根本不能盈利,是不值得推敲的商业模式;随时间推移,这些不盈利的企业都挂了,真正存活下来的,是那些仍能提供【行业被新技术洗牌之后、新的】用户需求的企业。这时候占上风的是【质量】。

成为新技术洗牌期间成功企业的总结:

第一,明白行业【之前】的商业体系建立在【什么稀缺资源】上。

第二,明白怎样的【科技变化】反稀缺了原本稀缺的事物,从而诞生了一段时间窗口的机遇。

第三,找到新机遇下最【新产生的稀缺事物】并努力把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把一段时间窗口的机遇转变为持续的发展机会,并演化出可行的商业模式。


【暗流涌动的互联网世界】https://zhuanlan.zhihu.com/p/21320055



【为什么总是朱啸虎?| VC的马太效应】https://zhuanlan.zhihu.com/p/22937725

VC就和医生行业一样:第一,【头部效应】太明显——好case总是被top几的基金投出来的。少数的最好公司带来绝大多数回报,而少数的最好的基金又掌控着这些少数的最好的公司。第二,【马太效应】太明显,好基金会做得更好,差基金会做得更差。人脉、资源、track record、经验、判断力等等,这些大概率都是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的,而且是做的越好,exposure 就越好,就反过来越有成长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如果想做VC,应该越早开始准备越好)

朱啸虎投资的公司风格都异常明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首先市场规模大,第二可复制,可非线性的高度复制,第三个可防御”。市场规模大的公司就是要靠烧钱,所以融资能力强的基金才投得起。朱啸虎的成功历史让其基金品牌具有马太效应,因此比其他基金更容易融到钱,所以更有能力投市场规模化的公司。

这个马太效应是这样形成的:最开始投一个大市场规模的公司->成功了->建立了好的基金品牌->更容易融到钱->更有能力投需要烧钱的规模化市场的公司(而且别的基金玩不起)->更成功->品牌更好->融更多的钱->投更多的公司....

最后的结果是,朱啸虎的风评好到——“朱啸虎已经是一个有自造风口能力的投资人。”

“最终的成功者,未必能力有多强,很多时候成功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点上站在了正确的风口上。”朱啸虎如是说。

我在想,作为一个个人,怎么样才能形成马太效应呢。怎么样才能好而更好呢???


【一个王兴换三个陈欧,一个滴滴换十个小红书】https://www.huxiu.com/article/175049.html

- 做一次第一,比做十次第二强。投出一个第一,比投出十次第二强。成功的幅度往往比频次更重要。

- "Hit big, or miss big." - 最头部的极少数项目,最后会带来最大部分的回报。越早想明白这点,越可能做一个好 VC。

- 真正追求投出头部独角兽的基金,容错率反而是要更高一些的,亦即他们当初投的企业组合风险更高。所以说想要投出独角兽,投的组合风险会比较大。但追求成功不意味着单纯追求高风险,而是要追求【高期望】。

- 人世间所有的事可以分为三种:1. 只跟自己有关的。比如健身、写代码、学习新技能,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李笑来说一旦发现这种事情坚决不要错过,一定要做到最好,因为投入即产出)2. 只跟运气有关的。比如扔骰子 3. 跟自己和运气都有关的。比如德扑、投资。这种时候应该学会对运气事件计算期望\Sigma (概率*回报)。(大概就是为什么李笑来说概率论很重要?)


【外卖兴起、个护畅销、在线教育火热背后的“粮票效应”】http://money.163.com/17/1226/13/D6J8VQTI002580S6.html

- 新的商业机遇不外乎源自四种变革:科技、政策、人口、经济环境

    line1:科技】变化 -> 资源的流通【渠道】变化(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整个方式) -> 逐渐形成监管【政策】(政策改变带来渠道变革机遇)

    line2: 【人口】【经济环境】的变化则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环境影响了人口增减与消费文化,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又反过来影响了经济。

- 需求增量从哪里来?人口 & 文化。回头来看全世界的人类文明史,都是寻找增量的过程。但是科技进步让东西更便宜,使整个社会收入减少,所以科技不带来增量。那么需求增量来自于哪里?人口增量。人多了总需求就大了。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的改变也会带来需求的改变。

- 文章里最后举了两个很好的例子,一是人口结构变化如何影响家庭结构从而影响消费需求。二是为什么现在文娱产业这么火——究其根本竟然是阶级固化。三十年前的中产阶级下班还是很忙很拼命,现在的中产阶级下班看剧玩玩玩。就是因为现在资产越来越贵,中产知道就算自己努力一点也买不起,反正也跨越阶级无望,那不如玩玩玩。


【解构和重组——商业世界的演进法则】https://36kr.com/p/5075036.html

-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是一个unbundle和rebundle的过程。

- unbundle

    - 宝洁这样的大公司,正在被各个小品牌按领域肢解。每个小领域都有做得比宝洁好的小品牌,精耕细作。又比如报纸杂志,正在被各个领域的信息媒体肢解。我本来只想看娱乐版,又不想看体育版,为什么要付钱买一整本杂志。

    - 传统公司的做法是:抓住一群用户,不断给这群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围绕渠道做产品)。互联网公司的做法是:抓住一个产品,不断发展出更多的用户(围绕用户做产品)。

    - 因此宝洁在超市的全品类销售、报纸杂志的全品类销售,都是受制于渠道的产物。宝洁希望通过一个货架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渠道被打开了,线上渠道带来的,就是低成本接触到超大量特定用户群体的机会(这个在冬吴相对论里面也有说到,用户的维度分隔不再受空间的限制。当时听到的的时候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此产生了新的商业流通模式——unbundle之后小而美,精耕细作。

-  rebundle 

    - 把unbundle之后的产物重新bundle起来。目前可见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高效的平摊用户获取成本(就是虽然大家的需求都很specific,但是可以到同一个平台上满足自己的需求)。


【人类不确定性法则】https://zhuanlan.zhihu.com/p/30588130

索罗斯的两大原则:

Fallibility可错性:人类无法弄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Reflexivity反身性:偏见 -> 错误的行为 -> 加剧偏见 -> 事情发展越来越偏

比如股市、投资机构之间、与你不喜欢的人聊天等等,每个人都会猜“别人”会选什么

(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主张换位思考。带有偏见的换位思考就容易导致反身性。)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https://www.huxiu.com/article/203897.html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Examine人生的什么呢?Examine人生运行的准则,AKA透过人生的现象看到本质,AKA第一性原则。

- 如何Examine呢?人生本身过于虚无,所以应该通过一个具体的载体来逐渐领悟人生的本质。比如有的人以茶入道、有的人以武入道,在互联网行业里,有的人以产品入道,有的人以技术入道,当然,也有人以投资入道。在不断地研习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你就会突然地灵光一现,找到某条可以运用于你自己人生的法则。(我以什么入道呢??我想知道也应该早点想明白...我觉得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这个意思,你必须要先找到一个物才能开始格。“格人生”就太泛泛而谈了,没有意义。)

- 作者之后讲了很多他“以投资入道”过程中领悟的道理。我觉得都非常好,值得借鉴,应该时常回去读一读。作者说“投资本身是审视人生的一个特别好的抓手,因为本来投资这件事就是需要我们去研究事物的运作法则。”我觉得很好。

- 另外想到的一点是,读了以上这些文章,我觉得作者有非常强烈的壁垒观念。写出能流芳百世的文章,应该成为每个文字者心中的明灯。


【坐上火箭的人】http://www.iheima.com/article-165853.html

- 关于人生的“势”——之前我看到一句话一直记着,“小富靠勤,大富靠势”。所谓“时势造英雄”,真正的成功是一定要顺时代之大潮。作为个人所能做的,就是1.学会预判趋势 2.做好充足的准备,然后蛰伏等待 3.等到趋势到来的时候,坐上火箭。

- “不得不说,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是要高于自身能力与努力的。一个人对外部环境的辨别能力(尤其是对转捩点的判断能力),所带来的各种“选择”,大多时候是要比努力更重要的。”

- 人的一生有几次“大势机遇”?根据“康波周期轮”(每个大的经济周期是来自于几次大的科技革命,而每次科技革命大概持续 50 年),每个人一辈子大概可以碰到的大周期就是一两个,而可以利用的大机会就是三四个。大多数人会在十多岁或二十多岁的时候错过或浪费第一个机会,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抓住第二个机会,而在四十多岁、甚至更晚的时候还有心奋斗且还有余力的已经很少了。所以,一个人一辈子可能就是有一次练手的机会,和一次把握的机会,都错过了也就是错过了。

- “如何预判转折点与其背后的机会?” 

    1.要sense到对社会有革命性的科技进步 2.科技进步和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一些gap,比如智能手机07年出现,10年左右才兴起移动互联网风潮。在gap期可以好好充实自己做好准备,等待机会。 3.机会到来时,make the right move。

    另一方面,人类的底层需求都是不会变的。衣食住行,娱乐通信商务社交等等。只是每次技术变革都会导致使用新技术来refresh一遍满足这些需求的产业。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来寻找潜在的机遇。

内功:投资企业与企业经营

讲了很多数据分析方面的知识。


【“ 早知道这些我的公司就不会死”系列】

https://36kr.com/p/5046704.html

https://36kr.com/p/5046873.html

CAC: ? —————— (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 获客成本

LTV:  ? —————— (Life Time Value) 用户的终身价值

PBP: ? —————— (Playback Period) 回收期

Example:

- Airbnb花了1000刀打广告,500刀发coupon,500刀SEO;分别带来10个用户,10个用户,0个用户。因此:[???] 

        广告的CAC是100刀,coupon的CAC是50刀,SEO的CAC...;总的CAC是2000/20=100刀。(1. 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CAC;2. 总的CAC也要算上无效的投入)

- 这20个用户平均每个月订3次房子,平均每次花100刀;Airbnb对这部分收入的毛利率是20%;月流失率(churn rate)是10%。所以:[???] 

        LTV = 20 * 3 * 100 * 20%        *       (1/10%)

                  真正赚到手的利润         过了十个月,用户流失光了

                                                    一共20个用户,平均每个用户在平台上停留过10个月

                                                   (实在想不明白可以画个一次函数 算面积)

        LTV =(某个客户每个月的购买频次*每次的客单价*毛利率)*(1/月流失率)

- PBP是多久能用LTV收回CAC的成本(我觉得可以画两个函数来计算)。普遍认为 LTV>CAC的时候公司是有可能性的,LTV<CAC的时候模式是无意义的,而LTV/CAC=3的时候是公司最能健康发展的(小于3说明转化效率低,大于3说明在市场拓展上还太保守)


Cohort Analysis: ? ———————— (其实就是分组分析)

why?平均数据是很容易骗人的;平均数据塑造出来的平均用户塑像是虚拟的。因此!细分+粗分来分析公司用户的真实情况。Basic idea是两张表,一张计数,一张算比例。目的是检测每个时间段里新增的用户数量,以及这坨人随着时间流逝的行为(eg 停留时间、消费数目 etc)。


【上万亿的市场,为啥投资人还是觉得小?】https://36kr.com/p/5047127.html

创业者如何进行市场分析?eg 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这个市场能赚多少钱

- TAM: ? ———————— Total Addressable Market,即潜在市场有多大。是假设一家公司占有100%市场时候的市场规模

    两种计算方式:Top-down (从总市场市值开始("从钱开始")-服装市场两万亿 乘以细分领域的比例) & Bottom-up (从用户群数量开始("从人开始")-全国有两亿人穿衬衫 乘以客单价)

- Market Growth ?———————— 本来不穿衬衫的人,当我们衬衫做得好之后,能有多少人开始选择穿衬衫

- Market Share ?———————— 所有卖出的衬衫,我们公司的占多少比例

- Market Net Value ?———————— 我们卖衬衫总共能赚多少利润

- Hook:讲故事。“数算好了会让投资人觉得说有60-80分,是合格的了,故事讲好了会让投资人觉得有100分”——我觉得这句话对于人生来说也是这样。。一个人事情做好了60-80分,会说话让你变成100分。


【“10天7个好友”怎样成为Facebook增长到十亿用户的独门秘诀?】https://36kr.com/p/5047629.html

这文章太好了!!值得多看几次!!关于“Aha moment”:用户发现产品内在价值并形成粘性用户留存的那一瞬间(用户啥时候能成为回头客)。

- 作为投资人,一般注重产品的三个数据:增长率、日活、留存

- 今天说一说留存。留存率低一般出于三个原因

    第一,你并没有找到属于你的Product/Market Fit,即要么产品不够好,要么需求不够刚性。这种时候,只有你自己能救自己,解决方式就是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改进产品,不断地转换市场定位。(关于Product/Market Fit的概念请见公号42章经 ID:MyFortyTwo 第10篇)

    第二,你有自己的Product/Market Fit,但获取用户的渠道有问题,拉来的用户不满足产品本身的定位。这种时候,就要不断地做Cohort Analysis,区分不同渠道获取的客户,更有针对性的拉新。(关于Cohort Analysis的概念请见公号42章经 ID:MyFortyTwo 第7篇)

    第三,Product/Market Fit都合理,拉来的用户也是正确的,但是用户还没有发掘出产品的益处就走掉了。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很常见的,因为用户往往是需要引导才能成为粘性用户的。而转化的这个关键节点就叫做“Aha Moment”,该如何找到这个Aha Moment就是本文要着重讲解的。

- 下面说说第三点。那么在哪个时刻用户才能发掘出产品的益处?比如在Airbnb上订了几次房子才变成了回头客?比如在FB上至少加多少好友才会经常打开这个app?

- 那么怎么找到Aha moment?1. 找到所有留存用户 2. 设法找到这些人的共同点 3. 留存用户和某种行为发生用户的交集是最大化的,那么这种行为就是Aha moment

总结一:,其实Aha Moment讲的就是研究留存下来的用户的行为,找出其中的共同点,验证其真实性,然后重新设计产品流程,让更多的用户都能够更快更直接的达到这个行为,并产生留存。


【投资人口中的Unit Eco是个什么鬼?| 一篇文章学会用数学公式看透】https://36kr.com/p/5048642.html

又是一篇好文章!!!!中心思想:如何通过数学来算明白一个生意能不能赚钱。一个商业模式能不能成立。

(这一章的笔记其实可以用一个3*2的表格表示。无奈简书不支持。)

A. 3个东西——商业模式的2D/3D/4D体现:

    - 2D:BP。十多页PPT。

    - 3D:Unit Eco。是这个商业模式中的最小单元。比如Airbnb的Unit Eco就是一个booking。每一个客单,可以挣到钱吗?

    - 4D:Financial Model(加上了时间的维度)。随着时间推移,我的钱能回本吗。

B. 3步分析——分别从每个维度完整分析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成立(是否能赚钱):

    - 3D:分析【每一笔】Unit Eco是否能赚钱。

        计算公式:单笔生意单位时间的收入 > 单笔生意单位时间付出的变动成本 —— 即计算和每一笔生意直接挂钩的收入和成本的独立情况;目标是验证单笔生意是否收>支

        展开公式:

展开公式

        注意事项:

            - 左边是每个美甲工每个小时的客单收入

            - 右边是每个小时付出的【变动成本】——注意,我们在计算和每笔生意【直接挂钩】的成本,因此只需要计算随着生意数量变化才可能变化的成本。也就是说,员工的底薪不应该计入右边,员工的提成应该计入右边。

            - 总结:WHY?分析每一笔生意是否收入可以大于成本(这里的成本是只与单笔生意挂钩的边际成本)。HOW?每次问自己:1. 这个商业模式的一笔生意是怎样完成的?2. 每笔生意的单位时间收入是多少?需要乘以毛利率吗? 3. 每笔生意的单位时间变动成本有哪几项?4. 3 >= 2 ?

    - 4D:加上固定成本、获客成本等等,计算CAC和LTV。目标是LTV > CAC

    - 4D:如果前面两个都成立(每笔生意是赚钱的 && LTV > CAC),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来这个生意做多大可以赚回总的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 计算公式:

                       a. Contribution Margin Ratio(边际贡献率)= (当前总收入 - 当前总变动成本)/ 当前总收入

                       b. 盈亏平衡临界点时需要的总收入 = 总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率

            (如果固定成本占总收入的比例 达到变动收入占总收入中的比例——也就是说变动收入可以弥补固定成本——那么这个时候的总收入是盈亏平衡临界点)

            注意a中的收入是当前真真正正的收入,我们只是用这个收入来计算一个比例。a相当于是归纳法。b中的收入是我们要算出来的未来收入,b相当于是演绎法。

            - 总结:WHY?在单笔生意赚钱且获客成本可以在未来回本的情况下,分析这个生意需要做多久才能把固定成本赚回来。HOW?计算当前变动盈利额的比例,看看这个比例在什么时候等于固定成本在【总收入】的比例。这个时候的总收入就是“我们需要把生意做多大”


跟高盛TMT 业务负责人学分析【https://xueqiu.com/1948398032/90120067】

不行。。。这个文章要再看一遍。。感觉又是一个mind blowing的文章。。。。可见逻辑力和trace back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怪不得李笑来说概率论思想重要。。有点想重新学一下统计学了。。

招式:用心法+内功 对模式、风口、公司的判断

【社交三部曲】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DE5OTYyMw==&mid=2651047671&idx=1&sn=362aa340f9e6777514afd1aaf725ffff&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098783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687313

- “Linkedin的创始人,同时也是硅谷异常成功的风投家Reid Hoffman曾经说过,一款好的社交产品一定是能够迎合人类七宗罪(好色、暴食、贪婪、懒惰、愤怒、嫉妒、傲慢)中的其中之一的

- 社交产品的核心:

    1. 通过一个“媒介” —— (其实就是找到用户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如豆瓣的媒介是书和电影,知乎的媒介是知识和问题)

    2. 把【用户的原始需求】和【产品的本意】【包装】起来进行【引导】—— 原始需求必是七宗罪中的一种;产品本意是赚钱;但是这两者必须不能赤裸裸,所以要被包装成一种产品形式,并进行合理合法真善美的引导

    3. 并且通过用户的长时or即时需求 -> 将用户对媒介的依赖转化成用户关系之间的依赖 -> 形成用户留存 —— 目标是什么?是让用户留下来继续玩我的产品。一开始用户只是为了内容而来,要慢慢转换成社交关系,这样用户才会有大的粘性。

【知乎的野心与终局】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94796

【新零售的投资逻辑】https://36kr.com/p/5069386.html

【一场关乎留存率的竞争——内容创业的商业本源】http://www.woshipm.com/chuangye/442263.html

【出行三部曲(一):出行市场大混战】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609/TkftPcvUbrexrBR5.html

【出行三部曲(二):为什么停车场将消失?】https://36kr.com/p/5048190.html

【出行三部曲(三):滴滴的唯一出路】https://www.huxiu.com/article/238224.html

【按月订购和无人货架的本质】https://36kr.com/p/5090164.html

【“充电宝”的 24 字投资法则】https://36kr.com/p/5071048.html

【今日头条的发家与困局】https://zhuanlan.zhihu.com/p/26791346

【微信之战百度,擒头条】http://www.iheima.com/article-163174.html

【其实王兴和贝佐斯是同一类人】https://36kr.com/p/5097493.html

【给共享经济判个死刑】https://www.huxiu.com/article/218940.html

【复盘无人零售的三点心得】http://www.sohu.com/a/169633859_116132

【一个价值10 亿美元的互联网消费品牌是怎样炼成的】https://36kr.com/p/5049998.html

【2017 年的5 个小风口】https://www.huxiu.com/article/183922.html

【我眼中的未来】https://zhuanlan.zhihu.com/p/23995421

江湖传奇:创投故事

【Hi,最近还好吗?】https://zhuanlan.zhihu.com/p/21775889

【焦虑、迷茫、失望、自救,这个时代下投资人的冒险故事】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7e4db7414926664e5dd90c0c

【博弈,抢夺,做市,闷声发财的FA】https://36kr.com/p/5082300.html

【互联网折叠】https://www.huxiu.com/article/161101.html

【七个新基金合伙人的闭门分享】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46095

【为什么我不做VC 了】https://www.huxiu.com/article/168111.html

【陈悦天:关于VC 该不该干的争论,我的一些经历和想法】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cmsmodel/news/detail/304414.shtml


这一堆文章可以称得上是“Demystify VC”——圈外人眼中的VC,呼风唤雨,是连创业者都要求的爷爷告的奶奶,可实际上呢?其实我在看这一系列文章之前就有这种疑惑,VC真的如外界看起来那样光鲜吗?看完这组文章,有如下几点感受:

- 对于非GP级别的VC员工(分析员、投资经理):

1. “入行之前,我以为VC靠的是判断力。入行之后,我发现entry level的最重要能力是social skill”。

2. 做很多行业分析报告,但知识总是碎片化,会对自己的skill set产生质疑。

3. 很多年轻VC可能很早投出项目,但也许是靠运气。更多年轻VC会失败,甚至于连失败的机会都得不到。

4. 有圈里人说“做个好VC也是看命”。投资这件事,本身就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不是你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如果你现在做不到GP,那么你的目标是什么?成为GP自己独立门户吗?但是这是个头部效应和马太效应很强的行业,你自己出去独立门户慌不慌?有底气吗?更何况好的创业公司都是大佬们在玩,大佬refer大佬,小基金根本插不上手。

5. 这个行业风头变化太快。比如10-12年大大小小基金陆续浮出水面,但16年开始市场上钱就少了,VC也没什么事情可以做。

6. 你的光环,到底是你个人的光环,还是你所在组织给你的光环?别人看你呼风唤雨,到底是你自己的能力,还是因为你身处的基金给你这样的权力?你投出项目,到底是你自己的判断力,还是纯粹的运气?做VC可能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自我质疑之中,很难判断自己的价值到底有多少。这不是我想要的。

- 对于GP:

1. 你有足够的connection来raise fund吗?

2. raise到了fund,你有足够的connection来抢到好公司吗?要知道最优秀的公司都是大佬们抱团在投。

3. 你有承担错误的勇气吗?小喽啰们就算误判,换个公司也ok,但一个基金误判,GP的career可能就岌岌可危了。

4. 你能熬得过行业周期吗?小基金在周期低谷到来的时候一定是最先融不到钱,也是最先死的。

总之,VC是个表面光鲜,但有太多方面无法掌控的行业。

看完这本书,消解了很多我对于VC行业的迷思。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认为我很想做VC,因为1.这些人很有前瞻性、洞察力、学习能力超强 2.商业世界资本为王,除非有一天商业消失了(which is impossible),他们和他们的圈子才是食物链的顶端 3.可以和这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一起工作,一起指点这个世界的江山。世界是他们的。而在合上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一定想做的是VC,我最想得到的,是VC们的mindset。

世界上有那么三类事,第一类,结果完全取决于自身努力;第二类,结果完全取决于运气;第三类,结果取决于努力+运气。我现在觉得,自己的目标是:1. 即使我不去做投资人的工作,我也一定要拥有投资人的mindset。毕竟成为成功的投资人还是太看运气和机遇。 2. 人生中凡是第一类事,never miss it。连第一类事都把握不住,怎么能有信心去做第二类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天进步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从开始只能写几句话、模仿别人的观点,到现...
    一个帅气的名字呀阅读 18,062评论 4 31
  • 风轻露重, 蝉宿桂枝, 星透葱茏。 倾声声箫管, 穿越千里, 诉我情浓。 宝镜悬空, 阡陌不疏, 亏盈无穷。 惊叹...
    阳耀苍峦阅读 590评论 0 0
  • 最近之所以有离职的冲动,以下三点原因占了不小的比重: 一是测试室回路不够,导致各种测试无法进行。苑工的GP、老项的...
    王新印阅读 1,186评论 0 0
  • 图层在Photoshop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图层的含义: 1.图层的含义:含有文字或图形...
    委婉的鱼阅读 2,551评论 7 81
  • 【会不会 有一天 时间真的能倒退 退回你的我的 过不去的 悠悠的岁月】 【也许会 有一天 时间真的有终点 也要和你...
    Lily_OwO阅读 1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