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四十而不惑,我自己觉得,如果四十而不慌,就已经很不错了 :-)
不过幸运的是,最近觉得生命中的一些点开始连成线了。比如今天接收到的一些信息。把教育演进,挖掘天赋,正念,创造力,身体知道答案,教练,这些点串了起来。
让我用时间顺序来回溯一下: 下班开车路上听了得到的一本书,来自英国的Ken Robinson爵士的《发现你的天赋》,下面是这本书的思维导图,拿去不谢。从大面上来说,似乎没有什么高深的新发现新方法,而且发现每个人的天赋,这件事情,HR领域的专家们已经研究很多年了,比如这本书里面也提到盖洛普优势量表等工具,那究竟本书提供的思路里面有什么高明之处呢?而且,在“策略”这一环节,竟然把SWOT分析这么老掉牙的工具专门提出来,多不抓人眼球啊?
我先卖个关子,大家可以把重点放在下图的“原则“和”步骤‘’上。看看有什么发现?
接下来,这位英国爵士的背景吸引了我,他的TED talk “学校如何扼杀了创造力”是TED历史上被观看次数最多的演讲之一。看到这标题,我也有点不服气,现在全球教育改革已经有很多新的实验成果出来了,这个标题有失偏颇吧?但是看到这个TED talk的日期是2006年,我服气了。(而且这本书也是早在2009年就出版了。)
既然这样,那就好好欣赏一下这个TED talk。不看则以,一看就喜欢,这位英国爵士太幽默了,这么严肃的话题,他一张嘴,台下都笑得喘不过气了。
当然不只是幽默,他的很多观点都非常发人深省。(他从英国移居到美国,所以对英美教育都有发言权。)
关于教育与创造力与天赋
比如,他指出,我们的学校教育,是面向工业大革命的教育体系,放在现代社会,太过时了。这一观点,在2015年获得多项大奖的纪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里有更详细的阐述。这部纪录片以美国High Tech High高中为范本,讲述了一个在一所普通社区高中进行的一场面向未来的教育实验(革命)。一土学校创始人李一诺,教育实验者钱志龙去年在北京都办过这部片子的点映。
首先,传统教育使我们身脑分离(disembodiment)
Ken指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设置学科的,理科最受重视,而艺术垫底,而在艺术里面,音乐和美术最受重视,而戏剧和舞蹈垫底。因为,在大工业革命之后,公司和企业最需要的是可以读懂机器手册和原理的人,数理逻辑是最有前途的职业,所以教育就为了这个目标服务。
Ken说从人的结构来看,是头部是学校最看重的教育对象,右手是学校最看重的教育对象,脖子以下基本没有什么价值。Ken说,这个叫dis-embodiment。记住这个词,一会儿我还要回来。
Ken调侃道,在我们的教育的影响下,身体变成了头部的运输工具(把头从家运到学校,从一个考试运到另一个考试,把头从家运到公司,从一个会议到另一个会议)
我们曾经多么自豪自己是脑力劳动者啊!
第二,传统教育扼杀创造力
Ken是这样证明的,创造力来自于尝试新的想法,有很多新的想法会失败,但是如果不允许失败,就不会有创造力。而传统的学校的目标就是教给孩子正确的答案,让他们远离错误的答案,这就是把孩子带离(而不是带进)创造力的过程。
按说在2006年,美国的学校教育里面对于开放式思考的允许和支持应该远胜中国学校教育,不过Ken仍然不留情面的进行了批评。
第二点对于普遍焦虑的中国家长并不新鲜。而且现在即使在中国,实验性的新的教育项目也已经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所以我就不赘述了。
不过Ken提到的Gillian Lynne的例子非常精彩:Gillian生于1926年,她从小坐不住,学校教育让她头疼,她也让学校头疼,学校让她去看专门的医生,她命好,碰见一名医生,在一系列检查之后,医生让Gillian自己在屋里呆一会儿,然后放起了音乐,然后医生去让她的父母从外面看,Gillian在屋里随着音乐舞动,医生说,让她去舞蹈学校吧。后来,整个世界都应该感谢这个医生,因为否则百老汇就没有《猫》和《歌剧魅影》了。而如果Gillian再晚出生一些年,她就会被诊断为ADHD(多动症),所以下场也未见得比当年好。
关于正念与身体和天赋
回来谈谈第一点,disembodiment。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截屏,里面正好谈到embodiment,是什么能够从新连接身体呢?
这位女士是Arawana Hayashi,在研究组织与社会变革的U型理论里面,她主持研发了“社会大剧院”这一变革与创新工具。而这个工具的起源就是正念(mindfulness)和即兴戏剧(注:虽然Arawana有非常丰富的舞台经验,不过在“社会大剧院”里,注重的是跟随身体的直觉呈现身体的感受,没有“演“的成分,所以并不需要参与者有任何表演和戏剧的基础)。而正念的核心,就是连接身体。
连接身体,是修复创造力(组织与个人)的起点。
Arawana在和Otto博士的谈话里提到,正念与冥想,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只能出世(离开凡尘杂念),它也能入世引导创新与改变(这正是U型理论里面关于从新生成的部分)。
而每个人的身体之所以如此重要,其中一个原因是,潜意识会被头脑掩盖,而身体不会对潜意识撒谎,身体带给你潜意识的信息(包括对自己的,对他人的,对组织的),常常蕴含更大的智慧,而如果我们能系统的关注到集体的潜意识的话,会带来对组织和社会更大的价值。
所以关注身体(包括情绪,感受),会更容易做到“身心合一”。这是传统(工业革命以后的)教育一直在忽视的。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越来越多的商界政界包括文体娱乐界人士开始练习正念:embodiment,找回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里的智慧。
这就是那张脑图左下说的“静听内心”的内涵: 通过正念连接身与心。你的天赋,工具是可以来辅助分析的,但是有时候你的身体是第一个知道的,那种感觉,有可能象过电一样,有可能象铃铛在脑子里响了一下,也许就是兴奋的想蹦起来,想往前冲。但是如果你平时都忽视身体的信号,你有可能会错过。
关于教练与发现天赋
最后,我们再回到那张脑图的下方,我们看到"生命独一无二“,”人生可创造“,“改变角度”。这些是什么?
对于教练,这些可能特别耳熟。这些是ICF国际教练联盟体系里“教练“心态和方法的最核心的几个要点:每个人创造自己的现实,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而且完整的,以及经常用换框的方式从新审视自己和世界。
有时候人们自己忘记了这几件事,甚至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而教练的职责,就是带领ta们从新审视自己的信念,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天赋,对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心和力量。
而“不断尝试”,其实就是将想法变成行动,光是在脑子里分析是没用的,用身体去体验,身体知道找到天赋以及幸福的感觉。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新与身体连接,希望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天赋。而教练,愿意做你的赋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