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个“不务正业”有理想的理想化的女孩,不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爱把问题想得简单。
曾经的她认为理想大于一切,甚至大于努力。所以她谈着理想,走得不踏实,最终摔倒了。而那一跤叫高考失利。
她回想起高三一年来的努力,忍不住皱眉,因为真的算不上真正的努力。睡得太晚没有效率,计划也不能坚持,且不够踏实。一直仰望星空,忘了也要脚踏实地。她想的太多,太高,太远,以至于忘了把握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她想得太简单,总以为可以兼顾所有的事情。而她又是那样地分不清主次。
认清到自己的问题后,高四那年,她踏实很多。每天早出晚归,纯粹地学习。偶尔仰望星空,更多的是脚踏实地。目标放在心里,偶尔想一想,随后用脚步丈量。一年的付出,最终收获一个可的结果。
但一年的沉淀似乎并没有褪去她的理想化。经受过打击的她进入大学莽莽撞撞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嘴上说着锻炼自己,其实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毕竟,那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可她太理想化了,认不清眼前的一切。
当她需要好好备考六级的时候,她忙于社团活动,考试前三天才拿到真题的她认为只要最后努力,也可以通过;当她需要一心一意地备考教资的时候,她还在坚持日更故事,并且认为那没有影响;当她第二次备考六级的时候,她的危机感早了一些,只是依旧在故事和刷题间徘徊,前一个星期选择了故事,后一个星期选择了刷题……最后,教资没过,六级还是没过,故事也停止了。
当考研这个问题真真切切地摆在她面前,一边备战考研还不得不备考教资的时候,她忍不住懊悔为什么自己没有过教资。而此时的她,也开始认清自己的理想化是多么地不可行,承认了父亲口中的“不务正业”。过于理想化,不够专一,“朝三暮四”,顾此失彼。
昨天晚上,考研结果不算如意的学姐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成功不是靠努力就能得来的,比你努力的大有人在,要多总结和反思。想想你失败的那些考试,真的是不够努力吗?……”
学姐的话让她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醒来依然思考着那个问题:考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往事一幕幕浮现,她看到了一个过于理想化,“不务正业”的女孩。她爱把问题想得简单,不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跌跌撞撞,走得曲折。
可,即使那样,她依旧不会埋汰自己曾经多么不懂事,毕竟有的道理,经历过才能明白。同时她也相信,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条路上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只是历尽千帆后,她懂得了,要专注。
那个“不务正业”理想化的女孩选择做减法,为了眼前的目标,减去其他的想法。一心一意完成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