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两天专业课,写了一篇文章《原生家庭的父母关系》,发出来之后,引起了一些争论。
发言的群友很正能量,指出不能“抱怨埋怨责怪原生家庭”,要更好地向前看。
这话是非常对的,我们总是需要向前看,老是纠结于过去有什么意思?总是这样,就变成惹人讨厌的祥林嫂了。
话虽如此,但一刹那,我还是有一些不舒服。对方太高大上了,太正能量了,我有一些自惭形秽。
我学过咨询技术,明白我的情绪来自哪里,毕竟人都是喜欢欣赏、赞美和认可的。这种居高临下的语气,我并不陌生,也是我们做老师的人经常采用的语气。
我在学校工作,我周围是有很多这种充满“正能量“,喜欢有教育意义的人的。
有一次同学聚会,我拿出欧卡牌想带大家玩,我的一位老同学(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就问我:“玩这种牌,有什么教育意义?”我想了半天,欧卡牌只能帮我们内观,确实没有教育意义。于是,几个五十多岁的人,因为欧卡牌没有教育意义,就不玩了。
我们中国人对教育意义是很重视的,我们的作文都希望积极向上,至少有一条光明的尾巴。所以小学生的作文,都是“让座”和“扶老奶奶过马路”。我有一个学生,对写作文充满恐惧,老是不知哪些内容有意义可以成为作文题材。跟我写了一段时间的沙游作文后,才明白原来作文是“我手写我心“,把心里想的写下来,安个题目,就是作文。现在的作文,随便一写就是几百字了。
我小时候挨了父母的打,偶有怨言,周围也有人老是教育我:“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要原谅父母。我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对的,不过臣妾做不到啊。那个人本意是为了让我放下,却让我觉得自己好差,素质低,不孝顺。
最近开始写简书,写到过去原生家庭的一些事情,也有好朋友提醒我,担心有人会因此看不起我,认为这些文章对我的个人形象没有好处。我知道,她们是爱护我,不过这些并不是我的错,我为什么要觉得难以启齿?痛苦如能化为智慧,希望已经发生的苦难,可以于我终结。
李雪有一篇文章《可以不原谅父母》我非常喜欢。里面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我从来不对妈妈说“原谅”,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她高一筹,可以居高临下、大度地原谅她。因为缘分,我们在“今生”这场戏里扮演母女,脱离角色身份,我们都是本质一样的人。童年的经历确实带给我伤痛,但现在我逐渐接受了,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无需粉饰,无需原谅。
还有一段是这样说的:随着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终会发现,父母身上令人厌恶的能量在自己身上一样不少。当这些阴影逐渐被觉知照见,我们的内心便不再分裂,自然会从与父母的纠缠中解脱。
是的,每次回头去看过去,我都会明白很多东西,明白了,反而没有了情绪。我现在还是对父母的一些做法不认可,却也不妨碍我继续照顾他们,我只要知道我可以跟他们做得不一样就好了。
随着不断地学习成长,逐渐明白了父母的局限,就像看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教育学生上的好多局限一样。我想做得更好,不过我接纳我暂时做不到。一旦接纳这一点,有时领导和家长们对成绩、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我开始敢于坦言做不到,不会再压抑而愤怒。
所有的苦难背后,都是资源。我的原生家庭,就是我的资源。我准备好好挖掘,写出一本书。也许从淤泥里,我们能开出一朵花来。
邀请你,关注我的简书,见证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