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坏消息一个个传来。身边的人,陆续阳了。放开后的第一波冲击,来得比我们想象的来的更猛,相信北京的朋友都深有体会。社会面方面,也不容乐观。感受最深的是生活不便了。
北京的快递积压成山,半个月前购买的物品物流显示已经到达北京,但却迟迟不能送达。平时都是线上买菜,半小时内肯定送到,现在线上下单只能去平台指定地点自提。晚上7点在公司需要下单闪送文件给客户的时候,心里还在祈祷,希望有小哥接单,后来加价了10%终于有人接单了,当时即使加价了还觉得很幸运,内心是高兴的,因为关注点只在是否有人接单按时把文件送达。当闪送员取走文件的时候,对闪送员充满了敬意和感恩。所以我想“疫情”能让人变得慈悲,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前几天晚上10点多有个快递员给我送快递,当时开门伸手接东西的时候,感觉我的手伸进了冷库里,快递员身上那股寒气直扑我身体,那一刻内心揪了一下,很心酸,太不容易了。后来反应过来,让快递员等我一下,我去厨房拿了一盒热好的牛奶递给他,可想而知,那个快递员的激动,感谢了好几遍,其实当时场景就是觉得自己需要做点什么,内心会好受一点。这大概是成年人的一种体谅,是一种对并不那么熟悉的人、甚至陌生人的善意。这种善意,也许带着个人成长的遗憾与补偿,也许带着曾被安慰的温暖与感激,是人性深处的点点慈悲。或许我们也曾遇到了来自陌生人的体谅。没有好奇的探究,没有惊恐的躲避,没有洋洋洒洒的苛责与大道理。只带着过来人的体贴,用简单而笨拙的安慰,我们希望那些突如其来的崩溃,总有人能理解,总有人愿意理解。我们的善良,是在与残酷世界对抗的过程中,让我们变得坚强温润。
想想我们生活的便捷是建立在这些人辛苦之上的,是我们需要这类人群,我们已经适应了即使半夜想吃东西,手机屏幕点几下,马上就能吃上饭的生活。如今因为疫情,北京很多快递瘫痪,给我们带来的不便,才知道这类人群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怀揣善意,保持恻隐,如果有一天,我们因为生活给予了某些难以承受的伤痛而崩溃失态,也希望,有人能体谅,面前这个突然不体面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