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走了16000+步,领略了苏州大学老校区的风采,历史感厚重。一花一草一门一墙都是美的。这里风景好环境好空气好,都是既定的,自然的,但是历史成就是人文的。不由得想让儿子来这里上大学。
下午听了王栋生的报告,《教师的阅读与写作》,真是受益匪浅。我总结了现在自己读的书,分为三类:一类为最喜欢的休闲娱乐故事类的,比如大兵的书,或者是《明朝那些事儿》;二类书是育儿早教亲子关系的书,比如《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非暴力沟通》等等;第三类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如《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教师的建议》、《不跪着教书》等等。现在我看书的情况是,一类书乐于看二类书愿意看,三类书逼着也不想看。王栋生老先生说阅读要系统阅读,也说范围要广,还说读书如果读不进去就先停下,因为读书不该是痛苦的事情。我想我该去发现三类书的有趣之处有用之处,“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王老先生几十年读书写字,读书涉猎广泛,写随笔工作记录读书笔记。他说,没有书,我们怎么活?我知道他这不叫坚持,你听谁说过我坚持每天吃饭?他说读书就像吃饭,不要说你看过什么书都忘了,就如你前天吃了什么甚至去年吃了什么你记不得一样,可是我们知道,自己肯定吃了,吃了,才有现在的你。读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营养。
我又想,吃饭也分用心不用心,贫苦年代只求吃饱,生活条件好了,自然要讲究营养搭配,健康不肥胖。读书,既要有兴趣阅读,更要有系统阅读,所谓的“刻意练习”,这样,才能在精神上健康不肥胖。
现在自己坐在一个繁华的步行街——观前街,记录下这些。待会儿,去听个苏州评弹,不虚此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