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

  墨子生于春秋末期没落贵族家庭,是出身平民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过人才智在科学、军事领域也大方光彩,颇有建树。墨子曾为儒家学派的弟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自创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

  “兼爱”即为“爱人如爱己”,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这种爱不分亲疏远近,不分阶级贵贱。与儒家的仁爱不同,儒家的仁爱是有差等的爱———人要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对君王忠心,对朋友守信, 像差序格局一层层往外推的水波,是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基础向外推广的仁爱。“非攻”即为“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非攻》中,实力雄厚的楚国准备攻打孱弱的宋国,墨子为了宋国的百姓只身前往楚国说服楚王,为宋国解除了国破家亡的危机。

  虽然文章的名字叫作“非攻”,但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墨子“兼爱”的观念。他听闻楚国要攻打宋国,一面和气地送走了儒家的学者,一面来到厨下解决弟子的问题,招呼弟子做干粮。虽然动作行云流水,忙忙碌碌,但嘴上只是淡淡地说着“我去按一下他罢”“总得二十来天吧”。

  于是墨子头也不回地踏上了“为民请命”的道路。

  墨子走啊走啊,草鞋从穿出来的完整,到鞋带都断了好几回,再到碎成一片一片没法穿。但他仅用一块撕自衣裳的布料裹住伤痕累累的脚掌,决心丝毫不减。他找到公输般,假意激怒,实则劝说其放弃攻宋,后立即请求公输般带他觐见楚王。在殿上,公输般与墨子用皮带与木片模拟攻城,一进一退,鏖战九局,墨子九局连胜,成功击溃公输般。

  “我知道怎么赢你的……但是我不说。”———杀了墨子,便无人阻挡楚国进攻宋国了。

  “我也知道你怎么赢我的,但是我不说。”杀了墨子一个,还有三百多个“墨子”守在宋城之上, 装备墨子这样的大师制造的器械,楚国也绝对攻不破宋国的城门!

  于是这场没有硝烟和血腥的战斗,以墨子完胜而告终。

 

  公输般对墨子说:“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墨子对曰:“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公输般说他舟站有勾拒,墨子便说他以“爱”“恭”作为勾拒胜过公输般;公输般说墨子敲碎了他的饭碗,墨子回以“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公输般向墨子展示他制作的玩意儿,墨子就用木匠做的车轮对比。墨子说:“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即使宋国人搜检他的包裹,将他赶出城门,让他淋得一身湿透,他也没有半分怨言。他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甚至爱别人胜过爱自己。他从平民百姓中来,所以他知道百姓的难处———无人为他们出头,统治者还要强征暴敛他们的劳动成果;他到平民百姓中去,所以他为了宋国的百姓只身游说楚王,教育自己的学生“死也要死得于民有利”。宋国人不知道他刚刚为宋国解除了灭顶之灾,他也不打算让他们知道,所以他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了。

  “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争的头破血流,战乱不断。如果大家都能“兼相爱,交相利”,互相理解尊重信任,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世界会不会迎来真正的和平?答案仍是未知的,对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太过理想化,就像一个乌托邦。因为利益而产生矛盾千百年来时常发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至于未来如何,还看今朝。

  为苍生,为百姓,赴汤蹈火,义不容辞。这就是墨子的救世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