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烂陀,此生一定要去次

那烂陀遗址

同修前几天去印度朝圣,朋友圈发了那烂陀遗址照片,感觉浑身汗毛一竖,果断盗图。

那烂陀遗址如此打动我,是因为两件事。

1400多年前,佛教在印度还算兴盛的时候,这里是真正的佛教学术圣地,几千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僧聚集生活在这里,不论出身,不讲资历,只靠学术和实修水准服人。一致公认水平最高的僧人得到最大的尊敬乃至生活上的最好照顾。

来自中国的玄奘法师也来了,没几年时间,玄奘法师的学术水准和实修水准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他的辩论和文章已经没有人能和他匹敌了,说他在这里的学术地位至高无上一点都不为过。

那时候,我想玄奘法师一定也是全身心愉悦地在这里生活,学习,教学吧。

若干年后,某教入侵那烂陀,和他们信仰不同的,要么归化臣服,要么死。

三千多僧人被聚集起来,愿意归化某教改变信仰的,活。不愿归化的,推到一边斩首。三千多佛教徒,老老少少,无一例外选择捍卫自己的信仰,微笑赴死。

第一次读到这段历史时,是掉了眼泪的。数年佛学熏陶和实修,让我并没生出多少对某教的嗔恨心,虽然他们千百年来基本都是这样推广信仰的,但这些都是因果,无须仇恨。我感佩的是这三千多僧人坚定无比的信仰。

曾经漫山遍野学僧坐而论道的那烂陀。

曾经残垣断壁,血流成河的那烂陀。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瞻仰一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菩萨之法何处觅 不过,此时谈论盛唐还有些为时过早。在连年战乱和天灾的双重折磨下,作为帝国统治中心的中原地区,在...
    雪山飛瓜阅读 884评论 0 1
  • 玄奘法师(公元602—664),俗家姓陈,名袆。河南陈堡谷(今少林寺西北)人,兄弟四人,玄奘最幼。二兄长...
    空中的石头1阅读 1,135评论 0 2
  • 一、今日学习 1.阅读袁老师的《记忆魔法师》114-210页,用时1.5小时。 2.完成简书作业 《辛丑条约》内容...
    世话实说阅读 115评论 0 0
  • 文:写不长 周末,宜追剧。 《傲骨之战》作为《傲骨贤妻》的衍生剧,春节之后,延续“傲骨”之态重归荧屏,不再仅限于母...
    剧不终阅读 348评论 0 0
  • 她害怕睡觉 害怕会睡在病床上 没有日夜交换 所有时间焦虑着身体 比主治医生还强迫自己做手术 高贵的费用若有了灵魂 ...
    倩何人换取阅读 268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