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活在人世间。
每当到了深夜写文的时候。总觉得一天的事情像翻书一样唰唰的在脑海里闪现。进入职业学校讲课前后已经有两年了。从接的第一个班年龄比我大的学生到现在年龄相差十来岁的学生,已有好几百人。
见的学生多了,回忆起来,心里偶尔会涌起一阵喜悦,偶尔也会难免的失落。于是就有了许多杂念。
可能所说授的是技能类的课程的原因,经常说话都喜欢用“因为、所以、那么”这些逻辑性特别强的词。思维也变得简单了。
前两天和同事一起聊到了共情这个话题。引发激烈的讨论,最后总结出很多感慨。到底应不应该和学生共情?是讨论得最多的了,但这个问题咱们暂且不说。
先说说我的感受,共情这件事对工作来说,它的好处不言而喻,然而不幸的是。人们往往不愿意无人共情。记得鲁迅先生有那么一段文字,大概意思是说向来是不善于共情的。举了一个人快死掉时候的情景:楼下的男人就要死了,楼上的人在打麻将,隔壁的人听音乐,楼下的人在喊大街。
聊到共情这个话题,是因为,一个同事觉得课程太枯燥了,想给学生们一点放松的时间,于是给学生们放了一个比较感人的电影。电影内容大致讲的就是人生活的不如意和人是如何与生活斗争等了一类的炼钢嗯电影。结果呢,一堂课下来,整个过程当中,原本该是催人泪下的情节,换来的却是学生的哈哈大笑。老师很无解。
同样我也遇到过这么一个场景。一天,一堂课快接近尾声了,为让气氛活跃一点于是给学生唱一首歌。一首beyond的十分励志的一首歌。自我感觉这首歌唱的还不赖。结果呢,问了学生们的感受。居然很多人在说,听到这种关于理想关于努力的歌曲,就觉得很搞笑。我很无解。
于是那天便聊了关于共情的话题,仔细想一想,我也不晓得从啥子时候开始。就不太喜欢在别人的面前唱这种很励志或者很有感情的歌曲,以至于现在好久没有唱过。实际上有时候都在怀疑,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在讲学生的观念哪里没对,三观如何不正,到底是学生没对还是我的没对,是学生不懂共情呢,还是我不懂的改变自己的观念,和学生融为一体。
总的来说,我们这一代人大体的观念,思想还是挺一致的。喜欢励志,喜欢黯然神伤。肯定会唱的,还是经典的动人情歌。龙门阵摆的还是兄弟老表的故事,从内心讲,我还是更赞赏我们同龄人为人处事的风格。当然一代又一代的新人,逐渐的长大成人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生活,多少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也许正因如此,才会有一个又一个清者自清的佛系的概念被大众接受,可是有一点坚决不赞同,坚决不赞同beyond的歌都被说成搞笑。这点坚决,就像坚决服从自己的内心一样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