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月子中心的第10天,我仿佛成了会所里的奇葩宝妈。
昨天有个工作人员告诉我说:服务我们房间的工作人员,都说我这个宝妈太强了,什么都能自己干。
为什么我得到了这样的评论呢?大致原因是这样的:
斜对面房间的宝妈,她的老公和婆婆是每天陪在房间里的,除了喂奶,宝妈什么都不用干。
跟我房间挨着的宝妈,老公不常来,但是喂完奶就把孩子托管,自己躺床上睡觉或者刷手机。
而我呢?最近家里装修,老公除了两头跑,还要负责老大的幼儿园接送,一般也就是白天有空过来陪陪,晚上在会所陪着的时间就更少。
所以,我就成了她们口中的那个啥都能干的宝妈。
从她们的口中,除了赞扬,我还读到了一丝同情的气息。
其实,我想说,我真的不需要怜悯和同情啊,这种状态我心里其实还偷着乐呢。
原因主要有3个:
1、宝贵的第一个月,想为亲子关系的建立开个好头。
宝宝刚出生,生活的环境突然改变,是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的。
但是婴儿的听觉在妈妈肚子里就发展得很好了,所以,妈妈的声音是宝宝天然的安抚剂。
如果再有和妈妈的一些肌肤接触,就会让宝宝更加安心,睡眠状态也会更好。
当宝宝有换尿片、吃奶、睡觉等需求的时候,妈妈在身边,能够做到及时回应。
因此,为了跟老二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所以除非特殊情况,比如积奶需要排奶,我是不会把孩子放托管室的。
2、作为二胎妈妈,照顾小宝宝相对轻松。
二胎顺产,而且恢复得比较好,所以一周后,我基本上就不需要别人照顾了。
有之前照顾老大的经验,照顾一个几乎在吃睡中循环的月子宝宝,我认为是相对容易的。
换尿布、喂奶 、安抚哄睡基本上就是全部照顾小宝宝的工作了,即使家人一直陪在房间里,也只能帮忙换尿布和抱抱,其它时间就是大眼瞪小眼了。
我向来反对人力成本的浪费,所以,主张家人该干嘛干嘛去,别杵在屋里。
3、个人观念不同(妈妈们视自己情况而定)。
很多妈妈认为,生完宝宝是非常脆弱的时期,是非常需要家人照顾的。
如果没有得到家人的及时关照,反而有可能引发产后抑郁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的奇葩之处,还在于我比较习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能搞定的事情,我一般不太喜欢别人插手。
比如,我自己在月子中心待得好好的,婆婆如果非要来照顾的话,不仅她坐在房间里没事情干,而且我总会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看书的时候没那么专注,想用电脑写个文章也会被提醒伤害眼睛,不想睡觉的时候会提示我休息等,我会把这些看作对我个人心理空间的一种入侵。
目前老二已经15天了,除了奶水太多带给我的困扰,我还是很享受一个人在月子中心带娃的状态的。(这段时间能逃避带老大、还能逃避可能会有的婆媳矛盾,哈哈)
月子中心工作人员眼中的同情,我真的想说,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