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曾说:“和书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提到读书,现代人第一反应肯定是“我没有时间,我太忙了”、“我静不下心,我根本看不进”,“有些书看完就忘”。别急,这是人的一个通病,病的症结就在于“你不重视读书”、“你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告知你“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好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本书初版余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都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即使你是一个阅读高手,读这本书也可以有更深的印象和领悟。随着时间的沉淀,它依然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如何阅读一本书》一书中有关“阅读的内涵”、“读者的自我定位”、“如何阅读的精髓”是全书最闪耀之处,那么我们一起先在这里,初识一下此书
一、阅读的内涵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所以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作者很像是一位投手,有些作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他们知道要传达什么,也能精准正确地传达出去。读者想“接住”多少,完全看读者在阅读时是多么主动,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因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沟通作者和读者的过程。阅读也像是跟着一位缺席的老师在学习,因为你问一本书一个问题,它不会开口回答,你必须自己通过阅读找答案,那么对读者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要更好地通过阅读走进作品读懂作者,读者就要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阅读之前,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四个问题应该伴随着整个阅读过程,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画底线、空白处做星号、加编号、圈关键词句等方法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这才是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俗话说的好:“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渐渐地,有意识地边读边写,将主动阅读养成一种阅读习惯,那么,你就能成为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三、如何阅读的精髓
已经看到文章这里的你,一定是一个对阅读有了深刻认识,对自己有了重新定位的全新的读者。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咀嚼与消化的”。
针对这个情况,《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阅读的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
一个人学习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通常情况下,这个阅读层次的学习通常是在小学是完成的。
✨检视阅读
特点是在强调时间,在这个阅读层次,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这个层次的阅读,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
✨分析阅读
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特别在于追寻理解。分析阅读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文法理解层面,重在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需要首先定位书的类型,越早越好;然后言简意赅的叙述整体内容;继而列举重点篇章,梳理书本架构;最后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第二阶段,逻辑诠释层面,追求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找重点单字,与作者达成共识;找重点句子,明确主旨;找关联文句,架构基本论述;找出作者给予的解答。
第三阶段,批评阅读层面,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评价书籍,了解为先;持有异议,理性表达;求同存异,找出依据。
如果你能够运用这样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你必定是个好读者,就能达到你应该达到的阅读层次。
✨主题阅读
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主题阅读分五大步骤进行,找到相关的章节; 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理清问题;界定议题 ; 分析讨论 。
另外作者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还谈及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辅助阅读、阅读与心智的成长等话题也非常有价值,值得大家细细品读。
阅读,能让你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宽广的眼界和格局,学会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一定会让你的阅读变得更有目标,更高效、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