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刷群里的消息,看到一个视频,非常好,里面的教授解开了我多年以来的疑惑。
视频里说,人们经常把老师比喻成园丁,园丁是做什么的,是修剪花草枝叶的,老师是管理看得见的枝叶部分的,家庭教育就是管理根部浇水施肥的,枝叶修剪的再好,根部没有浇水施肥,根系不发达,也是枉然。
然后又谈到家庭教育的分工问题。他把父亲比喻成校长,把母亲比喻成班主任。教育孩子大的方向,走的道路,由父亲来完成,就是“道”的那部分,母亲教育孩子“德”的那部分,品德高尚了,这孩子就错不了。父亲 要给母亲一个“安”字,就像校长让班主任安心教学工作一样,要让母亲心安,有安全感,这样母亲才能安心的相夫教子。母亲要给父亲一个“喜”字,就是给父亲一个开心喜悦的环境。这些都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事情,哪一个环节漏掉了,都教育不好孩子,家庭就不幸福!
看完视频后我思考了很久,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一直心不安,一直静不下来,因为我没有安全感,没有那个让我安心的校长,所以脸上就没有笑容,有个简友说,人长大了,笑容就没有了,不是没有了,是因为没有那个让你脸上有笑容的人,幸福的人从来都是年轻的,脸上有笑容的,活泼的,有活力的,反之,不幸的人都是老气横秋的!
这个视频我要好好保存,要时刻拿来看看,鞭策我要好好对待孩子,要时时脸上有笑容,没有给我安全感的校长,我也努力做好一个合格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