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说

文/张亚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内心常常莫名的慌乱。28岁了,即将步入而立之年。按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而立之年”应该是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了,该准备进入中年期应该追求的层面了。但细想自己现在的窘态,用现在的流行语说,那叫:“没车,没房,又没钱”。所以,对于成家立业,从不敢奢言半句。

一年前我放弃了相对稳定的工作,选择了创业。当时豪言壮语,信誓旦旦。回想起当初年少气盛的样子和现在落魄的惨景,而事到如今还是一无所有。我经常扪心自问,我到底在追求什么?事业碌碌无为,生活苟延残喘。我是否该彻底的重审自己对生活、事业和人生的态度?此刻,摆在面前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人生规划。

什么是人生规划?人生真的可以规划吗?用辩证的角度来还原生命的本质我们会发现,人生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往复循环的过程。可见对于生命,我们能掌握的只有过程。但这个过程我们真的能掌握吗?一句“人有旦夕祸福”,从古到今打破了多少人对人生预设的轨迹?又见证芸芸众生中多少生命变数?那我们该如何对待人生规划呢?

对于生命,人们能掌握的只有过程,那么人生规划应该仅限于“从生到死”这个过程得跨度。如何去更好的去度过这个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规划。但现在大众追随的“人生规划观”和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规划”已经已经想去甚远了。

我有个同学,30岁买套经济房是他人生规划的一部分。然而,他为了实现这个规划,如今一心只想赚钱、省钱。他开始推掉了同学聚会,在金钱开支上他开始对自己很苛刻,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活生生现代版的“葛朗台”。

在今天这个被极度物质化的社会里,这样的“人生规划观”被催化,风气正炽,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大众都被这种“人生规划观”侵染,已经是现象级的社会产物。殊不知,生命只是个过程,过于注重未来而忽略眼前的生活,不仅是一种辜负生命的表现,更是致人生于本末倒置之尴尬境地的愚行。

人们之所以做人生规划,是因为爱惜当下尚能感知的一切,并且努力在变幻之中寻找恒定。倘若没有对眼前感知一切的爱惜,哪有对未来热烈的展望?

人生规划,从过好人生每一天开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