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轶事
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真理。"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他不同意柏拉图把真实存在看成是"人的理念"的唯心观点。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树就是树,由种子长成,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仅仅是头脑中的树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亚里士多德终于抛弃了柏拉图的许多唯心论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不是靠什么观念产生的。是先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三角形状的东西,然后在人们头脑中才有三角形的观念。代数和几何的定律是从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意思说,亚里士多德非常聪明,思想敏捷,不同于一般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为柏拉图期望的人。但是亚里士多德站在老师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没有重复老师的观念“照着讲”,而是“接着讲”把哲学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是教出胜过自己的学生。
2.帝王之师。亚里士多德42岁时成为13岁亚历山大的老师。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并不是相同,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之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所以一个在雅典教书,一个在世界各地征战。
四、名言
优秀是一种习惯。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幸福就是至善。
幸福来源于自己。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怜悯是一个人遭受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有战争才能带来和平。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
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
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
参考文献:
得到app,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