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首娶”博物馆,古女侍今郎, 喜了乘客厚了历史赚了知名度

  “坐着地铁逛馆子”。乍一听,以为是到面馆(吃)油泼面或是到酒馆喝二锅头。问了问,才知道是坐地铁顺道逛博物馆。嘿,这个听着新鲜,有点意思。地铁里还能逛博物馆?听着似个玩笑话,却也是实情。

2022年12月29日,地铁六号线二期如期开通。新开通地铁的消息,估摸着在全国每月都能上演那么几次。平日里,头条、微博刷到了此类消息,搂一眼诸如线路里程、沿线站点、克服多少困难、采用何种创新技术等程序化描述,作为普通受众。大多数只关心是否路过我家门口?能让我节省多少时间?其他的只言片语,有点接收疲劳,既看不懂,也觉新味儿稍欠,有点腻歪。因此,也就磨去了续看的欲望,轻动手指,一滑而过,负责记忆的脑细胞。此刻,也就选择集体阵亡。

可是,唯独六号线二期开通的消息,却一直在重点关注,不仅它是贯穿灞桥和高新的东西大动脉,方便了像我这种一直备受超机动、远距离作战的通勤一族。还有地铁一开通的瞬间,就被送上热搜的两口井。

常言说: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埋的是皇上。可仔细想一想,地下挖出两口井,没啥大惊小怪的。修地铁,挖出两口古井,在西安这一城文化半城仙的地方,也是见怪不怪,就像在西安这片埋先人和祖宗的黄土地,随手一撅头,都能刨出半个博物馆的展品。只是这地铁里挖出两口古井,既没回填也没砖封,还用玻璃罩罩隔起来供人欣赏,就觉得有点意思,勾出了探索和思考的强烈情绪。

作为西安土著,经常坐地铁流窜在西安的大街小巷,走一走,逛一逛。一二号线路过的北大街站,估摸着是人气最旺的换乘站。某些时段,人挤人,脚踩脚,向前一望五颜六色一片向后一瞧黄白黑似乎都是颜值担当。低不了头,问不了路,地标指示看不清,也就只能随着人流慢慢蠕动,长条的队伍看起来有点像条地龙。孩(鞋)带开了,孩(鞋)也掉了,夹杂着一股随风而来、难以言状的尼龙袜子气味,偶尔再混合一丝刚吃撑的油泼面,贪吃了几口大蒜和腌萝卜的韵味儿。被挤得面红耳赤略带一身臭汗,受了委屈也都不敢嘟囔半句,只能随着人流低头挪步。

当然咧,钟楼站六号线的情况,通常较之一二号线要好很多,装修上档次,低调奢华还藏着那么一点内蕴,通道够长够宽够敞亮。但也不是不会出现梗阻的情况。比如,貌美如花似娃娃的年轻女同胞,犹如壮汉手擒脚踢闯关东,浑身散发“路是我开,树是我栽”的豪迈气魄,驻足打卡发某音,忙的咔嚓咔嚓,气不带喘,声音是此起彼伏,高潮一浪赛过一浪。

趁着各类媒介纷纷发文昭告天下,地铁六号线走廊内发现古井的消息,咱也去赶个时髦,忙里偷闲专门坐地铁去瞧了瞧,拍了拍,看能不能塔上网红的专车,驶向草根明星的站台,圆上一个奢望三代的致富梦。

来往乘客,一个人停下脚步,两个三个的也依次跟上,扎堆聚集望一望。偶尔嫌弃看不清,还得举手挡住光,托着眼镜再往前凑一凑,学学悟空大师兄的样子,让瞳孔的视线再点,再远点。不过,真正到了现场,扒开人群,定睛一瞄。果然是扎着两口井,一口完好,一口残缺。井边冒出了小青苔,也有返碱泛霜的迹象。不过,幸好,白胖白胖的除湿机一刻也没歇,日夜轰鸣战斗。井旁立起的大牌牌,倒是发挥了些许驱散心头疑云的探照灯作用。

两块大牌牌的标题是:“钟楼·拾光【古井遗址】西安地铁六号线钟楼站考古发掘古井展示设计说明”,内容为:“古井遗址以六号线二期……从其出头物判别时代分别为元代古井(J22)和清代古井(J1)……。”其中,封闭的是清代的,半封闭是元代的,一口比一口年龄大、资格老

可是,看了半天介绍,再转头看看古人生活的作案现场脑袋的度数都有点高,像泯了几口龙窝酒似醉非醉,也没看出到底还有啥名堂?除了井,就是土,再加几块破烂砖。

如同网络上一小截段子,记者采访长头短发黑衣,略带前额发量少,肩扛斜挎单肩包的蜀黍(叔叔),让其隆重介绍一下大雁塔,开头就是略带灰色幽默的冷娃方言:“这烂怂大雁塔有啥看的,你看这外地人来了多少看大雁塔呢?这就是唐僧翻译经文的地方嘛。”

也许是大哥瞄到了镜头,脑袋霎时转过了湾,赶紧问:“咦,你们这是不是要上电视呢?”得到了肯定答复后,用哈过气,也许能起着摩丝定塑发型作用的口水,双手隆重地捋了捋头皮,似是而非地梳了个靓头,于是正经八百地介绍说:“这个大雁塔是公元六百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欢迎众多的海内外旅游宾客,到我们西安来旅游参观。”

直播版的翻车事故,硬是听出了喜剧相声的效果,除了咯咯的欢声,还有现场社死的笑语。或许这就是扎根在这片黄土地,还能生生不息的诱人魅力所在。

此刻,仿佛也和那位大哥的开场白有着异曲同工的体验。想着,就算是自己趟进了高大上的故宫博物院或是秦陵博物馆的门槛儿,也不觉得泥做的兵马俑有啥不一样默默地认为就是泥巴烧成了陶片片,形象有点逼真,还有点历史悠久,别的认识和感受,似乎一概没有。

就像在这个时代,跑到路边准备向陌生人求救问路,分不清该叫姨还是该喊姐,统统一句美女思密达,只要辈分大差不差,没有几个人能抵挡住甜言蜜语的狂轰滥炸就是再多问一句芳龄几何?笑着也会告诉你她有多年轻可惜此刻,臣妾做不到呀!

除了知道两口井是元和清,疑惑也紧跟着爬上心头。这为啥要在钟楼旁边?难道有啥特殊的作用?仅仅就只是为了吃水灌溉?会不会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等待着考古大咖去发掘

顿了顿神,缓缓劲儿。除了些想不清也道不明的问题,以及存在的诸多疑惑,眼睛也就只能死盯着乃两口井和乃个大牌牌,使劲看,仔细瞧,试图再找到其他答案的蛛丝马迹。只可惜,依旧一无所获。

旁边其他的人,手伸兜,摸出时代神机,解锁按下快门,啪啪啪,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来一通操作猛如虎的丝滑动作,生怕错过为网红顶流城市出力做贡献的机会。

事实不假,在海内外乡党的共同奋斗下,“听说地铁里都有博物馆咧”的消息,不断在某音、某条、某红书刷榜。坐地铁,还能逛博物馆,似乎成了时尚,引领了潮流,诞生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地铁迎娶博物馆模式,也被媒体冠以全国独一份的殊荣,成功“上位”。网友们评论,也纷纷胡吹乱谝调侃道,可以赶紧发文实现地铁+动物园,地铁+植物园,地铁+游乐场模式,也许还能撬开地铁运营地引流载客和创新创收双赢的大门。

不过,再怎么胡谝,也成不了纳税大户,谝谝也就得了。话说回来!一般来讲,古井存在三大作用:饮水灌溉、藏宝、洗澡净身

饮水、农业灌溉本就是井的实际价值。对于考古的人来说,它可能是藏宝的地方。比如,珍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里耶秦简博物馆中的里耶秦简,以及珍藏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唐末五代生活用具——耀州窑白釉瓜棱执壶等,都是在古井中被发现的;还有特殊功能的井。例如,渭南市蒲城县清代举行科举的考院,在院内有一间“井房”,房内的古井,专门向参加考试的童生考前洁身使用。一则防作弊,二则表达对孔圣人的尊敬。

至于地铁六号线的两口古井,除了饮水灌溉,是否还挖到了宝,不得而知。也可大胆臆想一下,它们是否能与钟楼流传已久的神秘故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传说万历年间,关中大地震,死伤无数。长安城内传言钟楼位置有一鳌在泉眼内闹腾,导致大地震动,发生灾难。遂请高人指点,终合力用铁链降鳌,并建钟楼镇压。每当夜深人静时,在钟楼的地上或墙边,能听到汩汩的流水涌动声,以及长眠的憨鳌呼噜声。

但实际情况是西安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原奉元城钟楼旧址,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整体迁移于今址。所以,传说终究是传说,听听也就罢了。

只是站在古井旁边,隔着玻璃都能触摸到迎面扑来的厚重文化气息,犹如置身古今交融、穿越历史的长河,仿佛演绎出了几百年前古人在井边架桶放绳绞桶倒水,劈柴烧火,端着老碗,蹲在墙角,滋溜滋溜的吃着油泼biáng biáng面,再喝碗心满意足的面汤,感慨人间美味也就不过如此地生动画面。

充满了浓郁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生活气息。这也许是我们部分现代人羡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然自在生活。可能早已厌倦了早出晚归的996、007狂卷模式。卷吧,身心俱疲。不卷吧,身子倒轻松,心却有点不甘。在充满矛盾的双重折磨下,也得演绎出阔步前行,给个笑脸不行也得行生活姿态。

猛的哆嗦,哦的一声,恍然大悟,感慨地捶胸拍腿,原来地铁集团和文物部门还能以此种方式手牵手,肩并肩地走在一起?开创了坐地铁还能免费逛博物馆的先河,吸睛指数飙升,血压指数疯长,有种喷涌出西安地铁配套设施甲天下的民族自豪感。

诚然,这也让很难近距离接触考古遗迹的我们,有了一种将线上的历史课堂,搬到线下现地教学的错觉感,多了一丝生动和亲切。也许在城市化建设中的某个角落,这样的场景还可以再次呈现。

犹如一炮而响的窜天猴,火遍宇宙撒欢的“盛唐密盒”,搬出唐朝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老爷子,仰仗老祖的满腹才华和名人光环,手握造梗流量密钥,堪称活脱生动的现场版“房谋杜断”。

“作古复活”的先人,也许会感叹居庙堂之高的宰相威严何时被后生按到地上摩擦?还成了被围观朝拜的新时代网红?一声叹息!后生可畏,还是你们现代人机智多谋,会玩会耍。也不知道算不算肖像侵权?房杜后人来认祖该当如何处置?

思绪突然拉回地铁古井,此举除了保护古遗迹,难道还要防着大家投币许愿或是捐款?

各位客官赏个赞,留个言,点个关注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542评论 6 50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2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912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44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00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370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93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07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05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22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84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569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16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1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962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8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