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冬雨连续下个不停,路上已经少了人,更难寻动物踪影,商鞅看了周围的环境之后,没人,环线也没有车灯照来,趁机打了个寒颤,从2010年3月2日在这里辉煌的被揭幕矗立在这之后。已经快四年了,一直孤独作伴,惜往日,金戈铁马,立木取信,变法强国,何等气旦灰红,始如今,背后的墙壁上几处人刻的笔画依稀能还原当时不太真实的历史事件。感觉依然很孤单,但是或许不再那么孤单了,关中鸿儒武之望后人的墓碑直立在广场的最南边,寒冷的夜晚有了伴,手中那本书,依然指点江山,眼望前方。给武之望使个眼色,发了条微信,或许没有wifi,微信不能顺利到位。等了半刻中,商鞅大声喊了一声。小儿之望,我微信于你,你为何不呼应于我,武之望睁开稀松的眼睛,看了一下,说道。商哥,你乃宗法变革之先者,空前绝后,吾仅精通医学,毫无法学之细菌,不在同一个频率。无相同之话语。取沉默为上策也。商鞅大怒。你尔如此大胆,无我变法之前,何人知汝乃关中鸿儒。我时刻捧《儒医武之望》此书,了于你乃细微间,不领情罢了,竟如此出言不逊。如此的寒冷之夜,无人陪伴,寂寞难耐。与你聊天,你此等态度,责罚你车裂不为过。
武之望不予争辩,眼望身后,尽是广阳村全景,或许受到商鞅的提醒,也会想了当年那些小伙伴们的事情,其家父并非广阳之人,先世居陕西白水器休堡,明处迁址广阳之地。65年光阴,匆匆而过,多少春秋在脑中浮现。儒家思想或许是要求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恰恰以理性感化人,和法学有些出入,更可能从根本上导致他和商鞅无话可说,倒不是他不喜欢商鞅,可能诸子百家,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都是回归本位,以人为本吧。所以他“自幼习儒,长嗜岐黄”。25岁便中进士,可以说是一大学毕业就考上公务员,可以负责任的说不是考上了村官,因为人家干了几年已经官至陕西三边总督。这就说明人家可以评职称的。他一直认为自己为官刚正不阿,办事干练,对于后人称他为一代廉吏。他转过头对商鞅说乃江湖人送的。不足挂齿。或许提倡廉洁当官,武望之看不惯明朝的官场黑暗,时常与法家代表的如毛文龙不和。这也许是他一生的短板。他在寒风咳嗽了几声,商鞅关切的问候怎么了,武望之也觉得不和人家对话不是公务员的作为,起码不符合八项规定,就说自己因幼年多病,遂习黄而不舍。其实身体的疾病倒不是多厉害,只是心病难治,因为当时明末面对各地的农民起义,我大明政府已是国库空虚,无能为力。面对此情此景,我是内心焦急啊,年迈的我无能为力,只能空忧体恤民疾,久思无良策,以致忧郁病倒。心病愈演愈烈,最终客死他乡于宁夏固原三边总督府,然归葬故里,被祀为乡贤又如何,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何人救治啊。最后被蛮夷李自成所迫,真乃生于陕西,死于乡党之手。最为痛心者,大明江山最终为清人满族所享用。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历史侮辱当中。商哥,你乃形也,即使未见大秦帝国的建立之日。也乃真汉子也。商鞅冷笑一声。我一生推崇法治。战国六国,无公信任于我,乃秦国主人秦献公、秦孝公父子二人力排众议,让我推行改革。毫无夸张的说,我当时的风气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发展形势,立木取信乃开始,商鞅变法乃十八届三中的继承。到后来受奸人所害,告发于我有图谋王位之心,乃生于秦献公。死于秦穆公啊。其实如今无论是广阳人还是全国人,我本不姓商不。我本姓公孙,也是姬姓后人,其实我也是官二代和富二代的集合体,就是一个高富帅的文艺青年。武望之自嘲到,商哥,不,应该是公孙兄比我出身好啊。商鞅继续说到,我本可以荣华富贵终老一生,但是我不愿这样埋没的活着,我不要这样平淡一生的,所以我就选择了一条比较艰难却能声名显赫于当世功绩足以留史册的仕途。其实我也是三顾茅庐的主,在三番进言未果后,我改变策略,采用急功近利的王霸之术打动了急需迅速提升国力的孝公,孝公终任我变法。我立马提议要改革古制,以新法治国,在新法出台之前受到了秦国重臣的一致反对,最终借着三寸不烂之舌,使得秦孝公最终力排众议下决心变法。变法伊始,甚不得力,为了能尽快展开变法大业,我就想了个妙绝的办法,用实惠让秦国百姓知道了国要变法的决断。经此利诱,百姓信服。变法阻力就没有了,于是,我的人生就开始了康庄大道。其实法治不残酷,就不能立规建制,商我所指定的残酷刑法,老百姓甚至包括达官贵人不敢懒做,更不敢偷盗,耻于私斗,勇于公斗。经十余载持之以恒的变法,我心目中的理想的秦国终于实现和壮大起来了。
其实商鞅知道自己性格有很多缺陷,干了很多在现在看来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是碍于情面,他都闭口不提。只是沉默很久说道因公子昂篡取我改革成果。蛊惑人心,将我刻画成牛鬼蛇神,最终回到秦地想做辩解,无奈未入朝中,已遭奸人所捉,最终被惨遭车裂。
说到此,忽听鸡鸣天亮,尊墓两者已听有晨练呼喊之人,也有骑自行车老者从此而过。就各归其位,沉默不语了。我也从梦中惊醒,经历了跨时代的对话。在我的心中商鞅的励精图治,让武屯镇有了中国最早的法治之乡”的美誉。而他们的位置成为广阳村的东大门。武之望生活在我国明代后期,给广阳村的后人树立了榜样,正是在那样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两起两落,宦海沉浮三十余年,最终以其正直、清廉的形象留在了世人的心中。
离开武屯有很多感触,更舍不得广阳村,因为这里历史清正,民风淳朴。有机会能回来工作,我依然深感荣幸,我内心的净土—广阳村。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