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有这样一个妈妈,生产时因意外导致儿子脑瘫,医生建议放弃,丈夫的意见也是放弃,但这个母亲因为爱,想让孩子活下去。丈夫说她要留下就自已带,这个妈妈说;自己带就自已带,她做到了。在儿子3一6岁的康复黄金时间,她无论寒暑坚持365天不间断带儿子做康复训练,终于让孩子运动功能康复到可以在7岁上了正常小学,而相同的患儿因母亲不忍听孩子痛哭放弃康复导致不能象正常人一样行走。她当时还和儿子说,我当了小学生的家长了,如果能当北大学生家长和哈佛学生家长就好了,儿子说妈妈开玩笑的吧,妈妈说,想想总可以吧,如果想都不敢想,那一定是不会实现的。
最后是儿子上了北大,最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国际法专业。
这个故事里面的母亲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品质,凡事都尽力去试,也许不会立即见效,还需忍受痛苦,但她只要知道有一点希望都永不放弃。正是这个品质救了她的儿子。
故事里的另一个启发是关于梦想,也就是NLP的站在未来看当下:未来的儿子是要独立于世界才能存在,所以当下他康复的痛苦,他学习所有生存技能何所承受的困难,是指向未来健康和独立的,所以痛苦和困难都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