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虽然只看到一百多页,对我的影响之深远,不可名状。主要是以下以个方面:对自我意识偏差的认知,对思维漏洞的认知。这两个方面,在《原则》的作者看来是自我进化过程中最大的两个障碍,在查理芒格写的书中也有大篇幅来阐述,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的描述也有非常多的关联。看教材的效率果然高很多,只是通过其他名人的解读后,你能更好的深化理解这些知识点。
自我意识偏差
记忆也可能有误,我们做出的一些回忆,都是基于现在对过去事实的大脑重构,而不是真正的发生过程。所以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而应该合理利用记录,认真的写下你每一天的生活,并每日做出总结反思。如此,才能保证,事情的发展是一步步的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并做出正确的归因。知道是哪里做错了,或做对了,才走到了今天。
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数源自对他人的可能评价的想象。要避免这种先入为主的自我意识影响,应该时刻变换角度来思考问题,不断训练自己。并尽量保持积极的思维,时刻预判他人就是喜欢你的,接受你的。然后努力进行换位思考,把事情做正确。例如:你想找一个好的导师,就应该表达你的崇拜,同时,时刻自律,让正能量影响他人,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提供合理的帮助。
思维漏洞
人类习惯于进行简单联想。例如,最近经历的招外教的闹剧,一般的家长习惯于认为,只要有外教就一定是好的,而不加以区分。对外国人的语言能力盲目信任,对自己国人的英文能力的盲目排斥,都是不能与时俱进的一些老思想。因为招了个外教,他一直有个发音错误,没忍住,在各方求证后,询问他是否这个音有不同的表达,他就直接拒绝继续教课。而我们的英文老师的发音,相比之下,虽然也偶有问题,但是绝对是愿意持续改进的,指出来一次,会花好几天不断刻意练习。如果你知道了这些内幕,你还会排斥中教,迷信外教吗?又例如,商业里经常利用的人类这一思维漏洞的案例,车辆的广告,就一定是一家其乐融融,你看到就简单联想,买了车你就能家庭和睦;买衣服一定要请漂亮模特,就是简单联想,买了衣服,就能变得那么美;漱口水一定是绿色或蓝色,想到的是清新的薄荷和海洋沙滩上清爽的海风;还有买书就简单联想,自己一定知识渊博...
不接受其他人深思熟虑的建议,觉得他人是在否定自己的固化思维。人的年龄越大,越容易走入这个误区,所以一定要保持学习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他人的意见也许正是你目前不能成功的原因。查理有一个习惯,就是一旦听到周围可信之人的不同的声音,一定要刨根问底。我们应该专注于建议对不对,而不是这到底是表扬还是责备。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的很难,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尽可能的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