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这一章可以从三方面去阐释,一消文释义,二讲什么,三怎么办。
读经先理解古文,再从译文转化为通俗易通的白话文,将译文更详细的翻译一遍,从字面意思扩展到背后深意。
“持”译为用手端、把持,背后深意可以为“执着”。
“盈”译为满,更进一层“使之满”,背后折射的是“欲望”。
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与其装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
同意引申:月满则亏,目中则昃,水满则溢。
引经据典结合历史和现实,进一步阐述本章观点和道理。
“揣而锐之”——“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自荐成为平原君成了挑选出20个文武全才缺的那最后一个去楚国求兵解围。在之前他是藏了锐,待到需要他时锋芒毕露,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同意立马出兵。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南京夫子庙有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词,就很好的点到这句。《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是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王谢两望族当年多辉煌也落得如此衰败,金玉满堂,没有人或者说很少有人能守住它。
孟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读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的故事比比皆是,富了十代的商圣范蠡(陶朱公)三次散尽家财的故事是经典中的经典,范蠡与文种演绎了“功成身退”的正反示例。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字形拆解,“有房子住”加“吃得上饭”加“有田地”,此“富”是有形的存在,有形必有限,有限必短暂。无形必无限,无限必长久。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的时候定都洛阳,也就是西晋,其臣子石崇与其舅舅王恺斗富的精彩片段,骄纵骄横骄奢,历史证明石崇最后的下场很惨,因为其小妾绿珠被诬陷为乱党遭夷三族。
这一章从侧面和反面提出问题,指出要“戒骄”“戒满”“戒守”“戒锋芒毕露”。处处以“天之道”喻“人之道”,因而在末尾提出“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体现了思想体系的一致性,点出本章最突出的论旨“物极必反”。
所以这一章讲什么?讲规律,讲人性,讲道。
最后,怎么办?万事万物求平衡,适可而止。
道隐无名(41章)从不居功,天法道(25章)天也不居功。
守雌则雄,守辱则荣(28章)恃财富权利而傲慢的人,未守雌守辱,故而不能长久保有富贵。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要耀(58章)。
贤于贵生(75章)。既以为人已愈发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利而不害(81章)等都是对此章呼应阐释了怎么办。
怎么办?谨记四戒“戒骄”“戒满”“戒守”“戒锋芒毕露”,顺道者昌,合道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