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昌武先生在他的书序《关于佛教、禅宗与中国关系的研究》中谈到佛教的文学影响时如下说:
“人们把幻想比拟作不结果实的花朵,但人们热衷于欣赏花朵往往并不在意它们是否能结出果实。”(孙昌武《禅思与诗情》)
这句话简单自然,在一堆逻辑论述文字中跳脱而出,痛苦压迫自己树立理论的我暗自与著者和鸣。
不仅是想到关于理想与现实,文学之美与实用价值等等命题,还有该如何并且何种程度上剥离宗教信仰,纯粹从文学的角度看待涉及佛教思想的作品。
佛经不仅是宗教信仰传播的功用文字,也有着其平静恬淡。
“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
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
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
是身如浮云,须夷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不寿,为如风;
是身无人,为如水……”(《维摩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