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米粒吃春天》有感
2021年1月3日,今天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抓住假期的小尾巴,窝在家里读读童书,今天读了毛芦芦为小朋友写的第八十本童书——《小米粒吃春天》。通过读这样的童书,我能够回忆一下自己美好的童年,还能够体会童年的许多乐趣,感觉还是比较的好玩,也很有趣。
“本书为第一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的入围作品。作者毛芦芦以四岁的小女孩小米粒的视角,巧妙地按照一年的时间线索,向小读者介绍了十五中庄稼朋友,独特地将庄稼的生长与孩子存在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字灵动多姿,奔涌着情感和生命。”
书本的封面就是小米粒头戴帽子、手提篮子在油菜花地里捡拾油菜花的场面,油菜花已经高过了小米粒的身高了,旁边还有小蝴蝶在翩翩飞舞,看到封面,就会产生去读书中文字的欲望,以便快速了解小米粒吃到了春天的什么呢?为了使孩子们更多了解小米粒生活的场景,书本中一共加了7整页的彩色插图。分别为小米粒在田野里和蜻蜓嬉戏,小米粒和奶奶一起采猪草,小米粒在油菜地里捡落花,小米粒跟着爷爷到芝麻地里除草,妈妈炒洋芋头,爷爷在让大豆唱歌,小米粒堆雪人等。除了彩色插图以外,黑白色的插图也有不少,分别展现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如果说同学们只看插图、不读文字的话,也可以了解到故事的内容的。
《小米粒吃春天》看书本封面的题目是感觉她只吃在春天,实际上书本里的内容是涵盖了一年四季的所有食物。如果只看到目录,你也许就会猜测到这一章内容的好玩与有趣了。“麦子绿娃娃”写出了小麦没有成熟之前的颜色,以及小米粒认知发生的改变。“油菜花金轿子”写出了油菜花盛开时的美景,以及小米粒在花丛中快乐玩耍的无忧无虑。“帮毛笋脱毛衣”让小米粒认识了毛笋的外衣是一层一层的笋壳。“剪青蓬,吃春天”就是在清明节前,把艾叶剪下来,做成清明粿和清明丸子,属于吃春天的美食。“小米粒的番薯种子”让她认识了番薯种子的与众不同。“稻子喝水”是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稻要经常灌溉的农业生产常识。“小落橘,好入药”把小朋友之间的天真无邪的形象写的很真实。把给芝麻施肥说成给芝麻吃“饭饭”。“等枣子长大”写出了童年的孩子对于稀有水果的喜爱之情。“脚上长芋头,头上开菊花”写出了“菊芋”的生长习性。“荞麦花雪、逛玉米、挖荸荠、大豆唱歌、牛角开出了油茶花”等故事都带给我一些没有接触到的生产生活的经历,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好玩的想象空间。
读着这些故事,仿佛置身于小米粒的童年时代,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也让我回想起自己童年的趣事。拾麦子、割麦子,扒红薯,捡花生。因自己所处的地方是北方,所以书中的好多场景是没有经历过的,譬如说捡落橘、挖荸荠、浇水稻,可是童年的天真烂漫是一样的,就像作者所叙述的一样,小米粒和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一起生长,小米粒代表了许许多多的小朋友,代表了祖国的未来,作者也是期待着所有的小朋友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能够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可是身处城市里的孩子们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春夏秋冬都不能经常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也许是好多孩子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够快乐的原因吧。
如何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亲近自然,拥抱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成长,的的确确确是一个需要思考的大问题。
“逛”的玉米当做雪人的鼻子
图中的菊芋画的不像,感觉和北方我见过的洋芋头不一样,或许南方的菊芋就长这个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