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弦奏响巾帼担当曲——致敬都匀水务“她力量”的民生答卷

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习近平主席“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的论断,在都匀水务的实践中化作生动注脚。从剑江河畔的凌晨采样到智慧水务的数字屏前,从冰冻抢修的街头到乡村管网的田埂,都匀水务的女性工作者以水为媒,用坚守与创新诠释“半边天”的硬核担当,书写了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这份担当,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毅。水务工作关乎城市命脉,更系着群众冷暖,从来没有“性别禁区”。凌晨四点的剑江岸边,水质监测女工程师背着二十余斤设备,踏遍各个水源地,用pH值、余氯含量等上百个精准数据,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去年冰冻灾害中,女抢修队员在刺骨冰水中连续奋战,抢通千余户居民的供水生命线,用冻得红肿的双手换来了“水通了,心里暖了”的真挚感谢。这种“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劲头,正是对峰会“营造妇女成长发展良好环境”要求的最佳回应——都匀水务的女性们用行动打破偏见,证明专业与担当从不被性别定义。

这份担当,是科技创新中勇挑大梁的智慧。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既要搭台赋能,更要让女性成为创新引擎。都匀水务推行的“巾帼水务人才培育计划”,通过师徒结对、技术比武等举措,让更多的女性职工成长为技术与管理骨干。智慧水务指挥中心里,女技术员们操控大数据系统,用科技力量诠释“节水优先”理念;农村饮水工程中,“巾帼服务队”走遍各个行政村,用方言架起沟通桥梁,手把手教村民维护设备,让群众告别“靠天吃水”。这与峰会“以科技创新赋能妇女事业”的倡议同频共振,彰显了女性智慧对水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劲驱动。

这份担当,是民生服务中润物无声的坚守。保障妇女权益,最终要落脚于“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实践。老旧小区改造中,女协调员逐户走访,量身定制“错峰施工时间表”,在进度与民生间找到最优解;节水宣传里,女志愿者用情景剧、漫画讲透“一滴水的旅程”。

从北京世妇会到全球妇女峰会,30年初心如磐。都匀水务的“她力量”,是中国女性基层担当的缩影:没有惊天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让清泉润民心、责任暖万家。站在新起点,都匀市水务局将继续为女性成长赋能,让每一位水务女性都能以水为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更多“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篇章,让“她力量”如剑江流水,奔涌不息、滋养万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