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好的那件衣服,叫自我

这段时间看了《成为简奥斯汀》及《时尚先锋香奈儿》,针对女性独立自主,一直是不断在前进的一个话题,而意外的是,这两个影片主人公最后都是终身未嫁。这在那个年代可能看起来并不合理,但这种不合理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之前看的一个有关女性纪录片《女人》,收入了全球很多女性的采访。短短两小时震撼到引发思考了很久,就算当下这个年代还是无法改变世界各地多处对女性的愚昧偏见。

《woman》纪录片

女人有很多标签,是女儿,姐妹,妻子,母亲。但女人首先,应该是她自己,是独立的完整的自我。女性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自我怀疑?

是因为受到的社会规训更多,

“女生应该文静一点”

“女生不适合学理科”

“女生应该以家庭为重”

但其实在女性身上,往往有很多伟大的力量,却往往容易因为社会的偏见,或自己对自己的偏见,过早让渡面对生机勃勃世界的权力

《woman》纪录片

《山月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辛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的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祛懦的自尊心。”

自己就有段时间陷入到自我怀疑当中,感觉自己碌碌无为没有成就,怀疑自己所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大家都在步入婚姻,自己是否也该随这趋势...,但在偶然间看到一位博主叫野生爱玛,一位喜欢重装徒步的女生,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在义无反顾的前进中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大的价值。

博主:野生爱玛

看了《成为波伏瓦》,她在自己19岁时的日记中写到:

“不要成为德.波伏瓦小姐,要做你自己,

不要去追逐外界强加给你目标,

不要去盲从既定的社会结构,

对我有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很勇敢,勇敢地追逐爱情和生活,都真心付出,都特别炙热。

《成为波伏瓦》

在女性成长的路上,除了按部就班读完大学,从来都是很少有女性长辈或前辈给到指引。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跌跌撞撞摔打出来的经验,东亚女性尤其如此。但时代开始改变,就算这世界还是有着对女性的各种偏见,但开始涌现勇于对抗规训,反击偏见的女性故事,她们就像灯炬一样,点亮更多女性的梦想。世界那么大,人所能做的,无非就是窥视它,去感受自己不曾见过的乐趣。

《woman》纪录片

女性命运有三个转折点:原生家庭,婚姻和觉醒的自己,觉醒是对抗时代不公的解药。女性的每一次觉醒都需要火花。这火花会点燃永恒的自我。没有火花,何来觉醒?可是火花并非自己产生,它需要碰撞,该如何碰撞,这就是自己需要找到答案的课题,无法依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演员:吴彦姝

但本文的重点是,如果你碰到感觉好的事,你就应该抓住它不放,直到它必须离开。所有的机会都来自行动,而不是空想。

《woman》纪录片

要减少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和不自信,如果别无所长,至少永远保持着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新奇感。只要还没丢弃对外在的好奇,总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答案。

《woman》纪录片

忠实自己的感觉,

认真做每一件事,

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