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朋友们,共勉。
据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百岁人生”。这样看的话,我还很年轻嘛。
曾不止一次想像过70岁时的我会在过着怎样的生活。脑子里浮现出的是一个神清气爽、中气十足的老人家,手舞足蹈的对台下一群老头子老太太比划着啥。当这个画面出现三次之后,我突然对自己放心了。在那一刻,我知道金多多同学会一直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和热情,直到她再也蹦跶不动的那一天。
真好,踏实。
那么,为了下一个35岁还能活蹦乱跳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我必须从这个35岁开始好好安排——
1、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是的,没有人可以一边拖着病恹恹的身体还一边还很high的奋斗。生病,不管对精神、对身体、还是对钱包,都是一个碾压式的打击。
尤其,单身的时候。生病了简直有种被世界遗弃的绝望感。
所以,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神,绝对是抵御这个世界的恶意的最坚实防线。
没有什么工作和收入值得你用健康去换。少加半小时班,相信我,公司不会倒,收入不会少。
这半个小时,15分钟用来发呆,15分钟用来运动。只要愿意坚持下去,不用1个月,你一定能看到你身体上和心情上的变化。
多吃青菜,少吃肥肉,多吃水果,少喝奶茶。哦,还有少熬夜。不是劝你进入养生模式,只是想让你知道,到了这个年纪,脂肪真的没那么好消,而三高却要追着来了。
也许现在我们都还年轻,有点小病痛也没啥特别感觉。但到了五六十岁,等小毛病累积成大问题,那个时候是吃好睡好身体倍棒,还是三天两头跑医院,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可就天差地别了。
记得一定要买保险。尤其是重疾险(当然,建议你四大险种都配齐)。要知道,像癌症之类的重大疾病,年龄才是第一危险因素。为什么会觉得现在的人好像得癌症的比例比以前高很多呢?无他,活得久而已。很多癌症,高发期都在60岁后。
所以,趁你还年轻,趁保险公司还想挣你的钱,用持续投入的小钱,撬动未来风险保障的杠杆。毕竟一次大病,就有可能让一个家庭的多年积蓄归零。
买保险之前要有预算,有目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也别轻信保险经纪的忽悠。这种影响人生的重大决定,还是很值得你花点时间去认真研究一下的。至少,值得花比你在双十一选购商品凑单的时间多一些。反正我是用了一个月的业余时间才选好了一家人的保险配置,现在心里还挺踏实的。
对了,保险就是保险,它不是投资理财,不要指望它给你赚钱,因此所有告诉你有各种分红回报的疾病医疗类保险最好都别买。
有空的话,可以多了解一点健康知识。是真正的科学知识,不是朋友圈的谣言。推荐丁香医生/果壳/菠萝因子这几个公众号。
我虽然一开始是因为工作可能会涉及、再加上自己好奇去报考了健康管理师,但学习下来还是收获很大的。至少,我现在看得懂体检报告了,也知道怎么指导爸妈的日常饮食。最近一个月我自己调整了一下饮食结构,到现在已经瘦了5斤了。
小花先森说:“一人学习,全家受益。”我深有同感且深觉自豪,哈哈!
2、事业/兴趣 是活力的源泉
我不是一个工作狂。但我坚持认为,能有一份让你全情投入的工作,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把“事业”换成“兴趣”也同理。
我当然在乎钱。但在选择工作的权重来讲,钱不是我的第一位。
第一是价值感和意义。有了这一层,你才不会觉得每天上班是件苦差事。毕竟,每天上班时间至少8小时,互联网行业至少10小时。如果这些时间你都觉得不开心,相信我,久了你肯定抑郁。
第二是能沉淀和累积下来的能力。这个是保证你的技能可以迁移到下一份工作。
第三是影响力。尽量争取你做的事情(你的团队)可以在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样才可能会有更多的人认识你、更多资源主动找到你。另外就是有时间的话,不妨多写东西多分享。对这个世界开放,你才有可能链接到更多。
第四是行业。十年前毕业的两个人,一个人去报社,一个去了腾讯,现在emmm......
第五才是钱。老板嘛都不傻,如果你觉得工资不符合你的预期,心里委屈,就勇敢去谈。如果你真的值那个价,老板会给的;如果老板不给,要么就是你不值这个价,要么就是老板没判断力。那你也很简单,要么认,要么走。最别扭的是又不爽又不说,整天负能量爆棚。讲出来不会死的,但憋久了可能会得癌症。
工作上,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做一个靠谱的、让别人放心交付的人。同时耐操一点,内心强大一点。做错就认,改过就好。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记得在上个月的某次会议上你是被老板骂了,还是被甲方怼了。
时代变化很快,尤其互联网行业,要一直保持学习的习惯。不用管别人酸你什么。但也不要把学习当作逃避压力的手段。没有结果输出的学习(职场上)都是耍流氓。
不要贪多,一次性学好一个东西已经不错了。报了十八门课,你每天能拨出来的时间依然还是只有那么多。看着报了名又没有上完的课,除了心疼钱,还会更焦虑。买书同理。
工作之余,能找到让自己深度投入的兴趣,对于解压是特别好的。像我的闺蜜张某楚,就是通过伺弄她的小花园,在花花草草的世界里充电恢复能量。这个我还是挺羡慕的,可惜我至今还在寻找中。
最后,关于中年人们经常讨论起的“多少岁退休”这个问题,我心中的答案是:向芒格和巴菲特学习,工作到不能工作的那一天。反正老头子九十岁还耳聪目明的在专心赚钱呢~到那么老了又那么有钱都还在工作,这说明他干得多开心啊!有钱不算很难吧,但到90岁了还保持灵活的头脑和精力这才珍贵呢!
3、钱是部分自由的底气
我爱钱。也正在努力的学习跟它做朋友。
每年到手的钱,我会大概分四份:一份是日常生活费,一份是应急储备金,一份是固定大项支出(比如每年的家庭保险费用、旅游基金等),还有一份是投资理财。
日常生活费和应急储备金都是放活期和货基,重视的是流动性,随时可以取用。其中应急储备是家庭半年生活费,以防有一方突然失业暂时没有收入,或者家庭临时有支出,比如老人生病住院之类。所以应急储备金在我的账户里面命名为:“fuck you money”。哈哈哈!
固定大项支出一般是放固收类理财产品。比如我们家每年的保费都是12月份交,那么就可以放一个9月期的固收理财产品。
最后,投资理财是一定要学的。毕竟只靠工资收入,通胀你都没法跑赢,买房就更不用说了。(家里有矿或爸妈有钱请无视)还是得让钱帮你生钱。
普通人又没时间又没精力的话,买基金,尤其是定投指数基金比较省心。从15年股市崩盘之后,我开始每个月放固定的钱进指数基金,已经定投四年多了,年化7%左右。虽然不高,但是这件事几乎没花我什么时间,而且因为买的足够低,所以现在股市怎么跌我都不害怕,等到它涨起来的时候,我相信收益会更好。这样每天都可以睡安稳觉,不用像炒股一样玩心跳,我挺满足了。
至于房子,感谢我的公司,让我在12年就可以买下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讲,房子确实还是刚需。像我这种独生的,两套是刚需,自己一套,爸妈一套。只要是刚需的房子,啥时候有了首付的钱就可以买了。反正你又不是靠这套房子买卖来挣钱,就别等什么降不降价的风声了。早上车,早安心。房贷月供什么的,前两年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后面随着通胀,再涨涨工资,也就不算啥了。越等反而越买不起。
很多事情,把时间拉长来看,就都不算事了。
4、家是心灵的港湾
年轻的时候,一心想挣脱家的束缚,想要更多的自由,想走得更远。
但年纪越大,越觉得家人宝贵。之前看一本书,里面帮我们算了——
假设你的父母现在60岁,平均年龄是80岁,你每年见父母的时间是10天,每天相处的时间是8小时,那么:20年*10天*8小时=1600小时
也就是说,你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只剩下66天了!
所以有很多事情,你需要立刻去做,而不是等明天,等有空。有可能你等着等着,最后等到的就是追悔莫及。
当我们渐渐长大,而爸妈渐渐老去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很多之前不能理解他们的事情,现在瞬间明白了。而爸妈也没有以前那么强势了,他们开始变得柔软,甚至弱小。
35岁的我,是时候要好好照顾和陪伴他们了。
还有我的另一半,小花先森。虽然我经常吐槽他典型白羊座,二出天际,但跟他在一起,我真的很放松,很开心。
夫妻之间的相处,首要是互相尊重和信任,其次是接受他真实的样子,然后尽量去挖掘他美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是妄想去改变一个人,那是不可能的。
我的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对方对你做的事情,你也不可以对他做。比如我不想学习江西话,那我就不可以逼小花先森学潮汕话,即使我爸妈每年来小住的时间比较多。反正三年实践下来,发现坚持这个原则可以解决掉90%的相处问题。
5、人生是有各种可能性的
嗯,大概因为我是个比较爱折腾的人吧,所以即使已经35岁了,但我依然觉得我的人生:
还有很多可能,可以去探索;
还有很多能量,可以去挖掘;
还有很多乐趣,可以去发现;
还有很多价值,可以去实现。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我要好好走,好好看,好好感受好好爱~
35岁,勇敢的人可以拥有第二人生哦!
生日快乐,亲爱的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