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善于从正反、对立的两个方面,去体悟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很早就有。
《易经》中的许多地方,就很明显地运用对立面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比如“泰卦”和“否卦”、“既济卦和未济卦”等。
《易经·系辞》中也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等。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极,天与地,贵与贱,动与静,刚与柔等等。“一阴一阳谓之道。”,说的就是以阳为正,以阴为反,太极为合的意思。认为宇宙万物产生的根源在于“道”,即阴与阳的交替变化,“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最高统一体。“是故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的对立变化形成万物。
《易经》中的阴阳消长的“正反合”原理,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历代思想家不断谈到这方面的问题,并将这种辩证思想深化光大。老子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在《道德经》中,就以阴阳两个对立的概念,阐述宇宙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强调对立与对立之间的联系与变化。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认为万物都是从对立中产生的,并在对立中存在和诞生新的事物。
唐初学者根据这种说法,绘制成形象的太极图,在一个圆圈中有一个白色的阳鱼和一个黑色的阴鱼,阳鱼头抱阴鱼尾,阴鱼头抱阳鱼尾,阴鱼当中有阳眼,阳鱼当中有阴眼,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相互促生。
宋代的王安石认为,万物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有“耦”、有“对立”。“道立于两”,“一柔一刚,一晦一明,故有正、有邪,有美、有丑,有恶、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德之意,皆在是矣。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逐至于无穷。”(《洪范传》)“耦中有耦”就是说对立中又产生新的对立,万物才能出现无限变化的状态。王安石认为,相反相成的对立运动引起变化,是“新故相除”的发展运动。这实际上是“新陈代谢”的思想,是对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发展。
清初学者王夫之,在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或动力问题上,发展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首先肯定阴阳对立是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而且阴阳对立始终不会停止,“非阴阳判离,各自孳生其类,故独阴不成,独阳不生”(《正蒙注》)。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所以运动变化是永恒的。正因为运动变化是永恒的,因此,事物的静止是包含动的静止,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的,亦即没有无阳之阴,也没有无阴之阳。他说:“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思问录外篇》)。事物就是在这样的动、静变化中不断发展。
中国古代辩证法发端于三千年前的《易经》,德国著名哲学家、辩证法大师黑格尔,也声称自己的“正反合”辩证法来源于中国的《易经》,黑格尔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直接来源,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古代辩证法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