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说:“有些人虽然比你更有学问,但在他的认知明显受到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或者某些相同的心理因素影响时,你必须有自信推翻他的结论;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得能力有限——你最好得办法就是信任某位专家;
实际上,你应该弄清楚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用的呢?”
前两天,我劝两个朋友来参加我的读书会,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们能跟我一起早起读书写作,一起成长;刚开始答应的还挺好,但没过两天就找各种理由不来参加;
后来我就有点生气,本来相对他们大发一通脾气的,但是转念一想:参加或不参加都是别人的自由,我有什么权力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呢?而且早起读书这件事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我觉得有用,但别人不一定觉得有用,我只需做好我自己的就行了。
每个人在思维和认知方面都是有缺陷的,你不可能了解世界上所有事情,也不可能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教育背景、社会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人与人的思维也是有差异的;
当我们听到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时,先不要急着和别人争论,而是多听取别人的想法和意见,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且全面。
在《原则》这本书中瑞·达利欧就讲到: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头脑极度透明和极度开放的人;
所谓极度透明,意思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想法和思维只是大千世界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不是真理或者是绝对值;
而极度开放的意思是,我们要学着接纳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人,甚至接纳自己的缺陷;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难时,不要一个人冥思苦想,把心灵和大脑对外界开放,向同一领域的、可信度高的人多多请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