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一拿到这本书,我就喜爱它,封面是淡淡的小清新风格,很多文艺青年都不爱这个风格,我倒是觉得还挺可爱的。淡淡的蓝,淡淡的粉,简单的笔勾勒出来的头像,小小的一本书,字间距也够大,读起来不会觉得很费力。更喜欢的是,这部作品是美国作家写成,译者的文笔却极其流畅,使人几乎感觉不出这是个美国小说,估计人名换一换,被误以为是国产言情小说也有可能呢。作为一个重视情感的女子,我是很爱言情小说这个文体的。这么说,其实还是挺需要勇气的,因为似乎言情这两个字就意味着悠闲和浅淡,不够深刻,不够严肃,甚至有可能被认为不够文学。不过,无论如何,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都是有很多读者的。
暂且回到作品的故事本身来。这部作品涉及到了人生中好几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婚礼,葬礼,离异家庭的孩子,偶遇的故事,爱情的突然发生,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以及飞机上老年女人的点化,52年,如果遇到了对的人,其实爱情可以很顺利很简单。作者花费了不少心思在女孩子的矛盾和逃避心理上,这给全书的氛围不时地加重一下浓度。狄更斯的《我们共同的朋友》被用来作为一个媒介,其中的句子被抽出来,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和扩展读者的想象与沉思。但即使自我感觉翻译得语言风格轻松愉快,却还是不能如读原著一般直接和畅快。几个月后我偶遇了一本《加百列的礼物》,我觉得译文也很不错,推荐给书友们一读,是本让人看了可以快乐起来的书。
倘或不去提取故事的某几个重点,单只谈谈读后感的话,爱情这个话题可是太博大了。读完我只是感觉良好,并没有如封底介绍的那样想谈一场恋爱。说到一见钟情,倒是更常有这种瞬间迷恋的感觉。可是,即使遇到真正的那个伴侣,却是需要很多的谅解和宽容,要两个人一起甜甜蜜蜜地呵护与维持,才可有长长久久的“恋爱关系”,但“爱情”不知道是不是长长久久地一直都在。再怎么简单,也是要两个人共同成长,相互包容,生活中没有那种彻底的纵容,爱情,终究是两个人的事。你看,两个人一旦确定了心意,一段新故事开始,可是这段故事就在这里结尾,第一眼望去,似乎是意犹未尽,实际上新生活里未必就没有烦恼和矛盾。生命是一段又一段的历程,就在这里断一下,或许更美好。
无论遇到爱情的概率怎么样,遇到了还是要珍惜。无论未来怎么样,此刻,还是要珍惜。
2011.10.26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