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乐园几乎是每个孩子都喜欢去的地方,但往往也会看到很多令人不愉快的场景。
一对烦躁的年轻父母将2岁左右的孩子从玩具车上拽下来,黑着脸不耐烦地吼着:“吃饭时间到了,不要再玩啦!”
“我不要走!我还要开小汽车!”孩子一边用身体挣扎着反抗一边声嘶力竭的叫喊。
妈妈怒气冲冲地打了孩子屁股,嗓门分贝瞬间高了八度:“再不走,你一个人呆这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孩子一下子大哭起来,地上打滚、蹬腿、挥拳十八般技艺全上了,哭喊声足以打动路过的好莱坞制片人。
爸爸尴尬地看看四周,只能摇摇头无奈地掏出钱包,花钱延长时间调整其他安排,继续让孩子待在游乐场玩耍。。。
先放下情绪,再解决问题
看到这种“熊”孩子,生娃前的我会觉得他爸妈真辛苦,孩子太不懂事了;生娃后反倒会去同情这孩子真可怜。类似的公共场合,你也一定碰到过不少“熊”孩子,大喊大叫、打人、乱扔乱踢,甚至咬人等,很多家长会忍不住发脾气,也有些家长会抱怨“没办法啊,不打不听话呀!让步以后就没有权威性了”。
真是这样难以应付吗?脑科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孩子大脑发育尚不均衡,管情绪唤起的那部分比管理智唤起的那部分发育要快。情绪就像身体细胞一样,每个人都会有,大脑负责控制情绪的那部分(前额皮质)在一个人20-25岁之前尚未完全成熟。
所以你很可能连自己情绪都管理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孩子呢?人的负面情绪不是来自事物本身,而是你对事物的看法,无法掌控它而产生的。
学会三招,和平共处
如果我们能改变看法,接受情绪,理解了孩子为什么发脾气,估计怒火就灭了一半了,那剩下的一半怒火是要“我忍、我忍、我忍忍忍忍”吗?当然不是。学会这三招如何对待孩子的发脾气,也可以让我们在情感暴风雨中保持平静和沉着。
提早提醒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3岁的孩子就能明白承诺和合作的意义。那对儿童乐园的年轻家长,如果提前10分钟跟孩子说:“你还可以再玩会小汽车,然后到了前面的“停车场”下来,我们就可吃饭去啦”。孩子听了你和善而坚定地提醒后,或许就乖乖地走了。
发脾气的孩子也有可能错过了午睡或吃饭、在陌生环境下压力比较大,小宝宝哭闹也可能是饿了、要换尿布或者需要拥抱这类回应。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做好预防是处理孩子情绪的最好方式。
认识感受
儿童乐园的父亲最后还是让步妥协了,这样看似让孩子停止发脾气,但其实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只会让孩子以后发脾气的频率越多。因为孩子知道了这招管用,下次达不到他目的的时候,就会故伎重演。
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不要试图去控制它的脾气,也不要用奖励去哄劝,可以尝试让孩子联想他的偶像(巧虎)、情绪管理类绘本《托马斯不要坏脾气》等,去认识这个感受叫“生气”,他们是如何打败坏情绪的。记住,发脾气很正常,引导孩子去感知,让步不是答案。
闭嘴行动
在外面餐厅、超市之类地方,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饭,跑来跑去,大声喧哗之类,直接抱着他离开,找个安静地方,喘口气,共情的方式说出彼此感受,而且越简短越好,效果会远远大于当场的说教。
孩子大脑被情感淹没时,你说什么他也不会听进去,只会火上浇油。所以公共场合中,如遇到“熊”孩子,避免训斥,闭上嘴,去行动,同时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发脾气,不是一件坏事,只不过他们大脑处在发育阶段,还不能很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和情绪管理。但如果家长不好好引导和控制自己,反而以愤怒回应愤怒,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后果,长大后轻则叛逆、消沉,重则暴躁、抑郁。
有很多人觉得孩子的性格脾气由基因决定,后天很难改变,然而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养育方式最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有神奇的镜像神经元,好奇宝宝喜欢模仿,看到你做什么他会学着去做,包括情绪。当你平和对待孩子时,孩子也会平和;当你生气、发脾气时,也同样会传染给他,所以身教大于言传。孩子发脾气时,请深呼吸,并默念:没有脾气的胸怀,才能走上育儿正道。
参考:《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