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健《单方应用大全》 单方一味气死名医
大黄
【基原】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Reg.,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根茎。
【异名】黄良,火参,将军,绵纹大黄,川军等。
【性味】苦,寒。
【归经】入脾,肝,心,胃,大肠经。
【成分】本品主要成分蒽醌衍生物,以两种形式存在,部分游离,大部分为蒽甙。游离型的甙元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等。结合状态的蒽甙包括蒽醌甙和双蒽酮甙,双蒽酮甙中有番泻甙A,B,C,D,E,F。此外,尚含有大黄甙,鞣质类物质,并含有机酸和雌激素样物质等。
【功用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淤血。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痄腮,吐血,衄血,阳黄,高血压,十二指肠溃疡,水肿,淋浊,溲赤,痈疡肿毒,疔疮,烫火伤等。凡表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
【药理研究】
(1)泻下作用 药用大黄河掌叶大黄有缓下作用。致泻的主要成分是蒽甙,其中以番泻甙A的泻下活性作用最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活性较弱。泻下机理为:大黄经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到达大肠,在肠内细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刺激肠粘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部分蒽甙由小肠吸收,在体内也可还原成蒽酮(酚),再经大肠或胆囊分泌入肠腔而发挥作用。此外,其泻下作用可能还有肠壁神经丛的参与。
(2)抗菌抗病毒作用 大黄抗感染作用确实。实验证明:大黄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最敏感;白喉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以及痢疾杆菌等也较敏感。抑菌的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最强,抗菌机理主要是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脱氢和脱氨,并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大黄煎剂及水,醇,醚的浸出液,在试管中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大黄浸出液在体外可杀死溶组织变形虫及人滴虫。此外,大黄煎剂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药用大黄及掌叶大黄浸剂,酊剂以及大黄素皆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离体蟾蜍心脏的作用,大黄素小剂量为兴奋,大剂量为抑制。酊剂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扩张,大黄中所含的D-儿茶精可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血压轻度上升。
(4)收敛止血作用 大黄沉淀蛋白质的作用,可减少创面体液外渗。其收敛消炎作用可能与所含大黄蒽醌衍生物,鞣质,游离没食子酸和钙等有关。实验证明,大黄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能使纤维蛋白原增加,使血管的收缩活动增加;能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因此促进血液凝固。止血成分主要是大黄酚。
(5)止泻作用 大黄中鞣质含量较高,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当服用小剂量大黄时,常出现便秘而非泻下,这是由于所含鞣质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过少的泻下成分对大肠刺激作用所致。此外,在这类鞣质中特别是D-儿茶精还能抑制大肠内细菌的胺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的产生,亦能引起便秘。
(6)抗肿瘤作用 大黄儿茶素等对淋巴肉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黄粗提物,大黄素或大黄酸对小鼠S-37,黑色素瘤,乳腺瘤,艾氏腹水癌等均有抑制作用,大黄素对抗癌A-549细胞DNA的生物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理目前认为是抑制了癌细胞的呼吸,氧化脱氢以及DNA的生物合成;也有认为其抗癌作用是由于大黄素,大黄酸对肿瘤细胞直接破坏所致。
(7)解痉作用 大鼠离体肠管试验表明,大黄素对乙酰胆碱所致痉挛有很强的解痉作用,约比罂粟碱强4倍。
(8)利胆利胰作用 大黄利胆退黄,清化湿热,多与茵陈蒿,栀子同用,治疗湿热黄疸。现知大黄能加强犬胆囊收缩,奥狄氏括约肌松弛,从而使胆汁排出增加。大黄还表现显著的利胰效应,并能使胰液淀粉酶活性降低。大黄利胆,利胰,降酶,松弛括约肌的综合利用,可能是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的药效基础。
(9)保肝和降低胆固醇作用 大黄能减轻家兔由四氯化碳所造成的实验性肝损害,使坏死病灶数减少,肝细胞变性程度明显减轻,且使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明显下降。大黄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有降低作用。大黄中的醇提部分有明显的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作用。
(10)利尿作用 大黄及大黄酸,大黄素均有利尿作用,能使尿量增加并促进输尿管的蠕动,尿中钠,钾含量也明显增加。
(11)解热作用 大黄能使感染性发热患者和动物体温下降,其作用之一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前列腺素EPGE而实现。
(12)免疫抑制作用 大黄能抑制红细胞抗体的产生,并有抑制活性T细胞的作用;但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利于免疫的调节。
(13)降低氮质血症的作用 大黄灌肠具有降低氮质血症,改善氨基酸平衡及尿毒症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时令疫疠
疗时疾者大黄良。《宋史》载陈宜中梦神人语曰:“天灾流行,人多死于疫病,惟服大黄得生。”宜中便以示人。时果疫,因食大黄得生甚众。〔历代笔记医事别录:230.〕
2.疫毒痢
彭某某,女,2岁半。于1987年8月初诊。发热惊厥伴排脓便血1天,体温40℃,无汗,壮热不退,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厚,腹胀,排便不畅,里急后重。乃用大黄煎液50毫升保留灌肠。15分钟后排出脓血便多次,患儿转安静,体温渐降,再予白头翁汤2剂口服,2天后热退纳增,大便正常,又服3剂而痊愈。
治疗方法:生大黄50克,水煎至100毫升。适用于疫毒痢实热症,每次20-30毫升保留灌肠。〔张小平.湖南中医杂志.199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