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总是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回家过年、年味越来越淡、农村礼仪崩坏等。除了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城里的人对乡村生活越来越向往,农村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留在农村。今天的话题想谈谈一个现象。
曾几何时,城市生活是轻年绝对向往的地方,能够取得城市户口不仅是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身份的象征。跳出农门成了无数农村青年的终极追求,他们或通过上大学、当兵,做生意或者打工。不论什么方式,只要能跳出农村,什么方式都可以。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原本聚集效应带来的就业优势,生活成本优势,医疗教育优势,在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活成本增加,都给城市生活质量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乡村生活对于城市的比较优势虽依然较低,但比重开始增加。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大城市房价高企。在计划经济,通过一纸户口就将城市和乡村区分开来,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在市场经济时代,房价起到了原来户口的作用。高企的房价,就是一个巨高的门槛,要想在城市扎根立足需要付出一辈人的全部努力。这在很多人心里,需要重新权衡,是否值得耗尽一生,去挣得大城市立足。
城市阶层固化。改革开放30年,少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形成社会阶层,阶层之间也相对固化。农村在大城市努力,要想突破阶层,改变命运,越来越难。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围墙。
城市文化。相比乡村人情,城市按规矩办事,讲究竞争,比拼的实力。除了外在的经济围栏,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村人,在思维和文化冲突上,对人的情感冲击更大。要想真正融入到城市可能需要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即便如此,农村青年仍愿意去城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农村青年已经失去农村生活的基本能力。很多农村青年,不论是读书上大学、当兵或是打工,都已经不会做农活,失去父辈农活能力。这其中有自身不愿意留在农村,则有他们父辈不愿他们继续从事农事。即使城市生活依然艰难,到他们没有退路。
城市工作收入依然高于农村。建国之初,农业补偿工业,到今天依然如此,农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品更高。这让农民种植农作为获得财富依然很低。
城市生活多元化。城市里,酒吧、游乐园、各类各类活动,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农村生活方式更加单一,几乎一尘不变。
城市机会仍然更多。相比农村单一的自然经济,城市里的工作机会依然更多,依然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这个机会很小。
而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城市病给他们原本城市优越感,也变得不是那么绝对。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工业化产品,转基因食品,让人们对自然,清洁得农产品有了更多的诉求。
环境污染。空气和水污染,让人们对于乡村的青山绿水有了更多的向往。
快节奏生活方式。长期处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人会产生一种疲惫感。乡村的安静和清闲则显得尤为可贵。
不论乡村,还是城市现在依然处在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问题,如何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和谐统一,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课题。那是或许没有这样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