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真的太火爆了,这些在各自领域中已经有一定成就的30+姐姐们为再次突破自我,重新组团竞技,舞台上她们挥洒自如,尽显魅力,舞台下,她们的相处模式,个性特质更是引发了很多热点话题,发人深省。
前不久,作为30位姐姐中年龄最大的演艺界前辈伊能静在一档访谈节目中,因其前后不一致的言行,不仅有拉踩队友的嫌疑,为了表明自己的幸福论,还把梅艳芳的人生来做对比,一时间令舆论哗然,甚至导致人品翻车,也令众多粉丝大跌眼镜,从全网捧到全网黑只用了短短一天的时间,有的人评说她是表演型人格,有的人对她这几十年来所攒积的好人设也产生了质疑。
在认真看了她的几次比赛和专访后,我的感受是,在她旺盛表达欲的背后,其实是基于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所引起的,这和她的童年经历有很深的关系,而她本人也曾在很多专访中表示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带给她的伤痛和遗憾是有深远意义的,所以成年后的她会极度渴求在感情和婚姻里弥补那曾缺失的爱和伤,用强烈的表达来获取外界的赞同和认可,其实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摇摆。
阿德勒有句很经典的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伊能静有其不幸之处, 我觉得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仍停留在那个向外撒娇,索取肯定和乞讨爱的孩童阶段,而躲在她功成名就所展现的精致幸福背后,那个属于她自己的“内在小孩”其实一直未被真正治愈过。
克里希那南达(Krishnananda Trobe)曾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将“内在小孩”比喻为童年时期未得到爱和陪伴所引发的不满和创伤,它幻化成一个内在孩童,躲在你心里的一角,不会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消失,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样一个小孩,它代表着内心深处的创伤与恐惧。
「这个小孩经常操控着我们的生活,它任性、爱幻想,做出反弹行为,急于期待是它的诱因。我们试图通过一系列诸如取悦、控制、分析、对抗、退缩等补偿机制想要逃离它的控制,这种逃离也会转向寻求爱来逃避自己,却又陷入依赖与反依赖的戏码里。」
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受伤的内在小孩,它其实一直存在于人的潜意识里,如果不去下意识的发现和看见它,就会被它所掌控,由于它急于需要被接受,被爱,被注意到,所以一旦你忽略不看它,它就会不受你控制得做出某些行为,甚至经常制造出一些事件来搏取你的注意。
然而看到它,就等同于要直面自己最深层的痛苦和恐惧,如同重新去看自己最痛的伤口一样难受,因此我们会本能地做出抵抗,甚至假装看不见它,逃避它。
逃避所表现的外在行为就是用取悦他人来获得认可,控制,对抗他人来让自己感觉到有力量,用哭,撒娇,示弱以寻求被爱和保护,分析处境,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为了抗拒直面伤口所带来的痛苦,这些也都是内在小孩向外界的表现形式,而伊能静在节目中所表现的行为也恰好证明了她其实并没有真正接纳自己。
逃避带来痛苦,痛苦就再次逃避,如此陷入无限循环中……
其实那个“小孩”渴望的是被关注、被接纳和被认可,但这种接纳和认可不是去寻求外界获得,而是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完成,因为它需要被我们看见,需要被我们接受,需要和我们共同和解,只有当我们勇于直面曾经的伤痛,才能获得真正的疗愈和成长。
后来和朋友聊起她,我们都觉得在她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实幸福也不用时常挂在嘴边炫耀,更不用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来量度自己的价值,用好人设来强加别人接受自己的善意,用对人的强势来掩饰自卑和焦虑,这些都是很不可取的做法。
所谓做自己,前提是你得先要找到自己,也要学着接纳自己和爱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只有做到完美才能获得赞美与认可的,精致的生活是一种态度,刻意的精致就是一种负累了。
只有勇于承担,真诚待人才能获得等同的理解与尊重,因为只要你是真诚的,别人是一定能感受得到的,所以坚定自己所追求的,认真专注地投入到你所热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好好爱自己,相信每一个30+的女性都会散发出属于自己的魅力。
想起查理·卓别林的那段文: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
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
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懂得,
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是多么的无礼。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我不再渴求过另一种人生,
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愿我们都能在有勇气做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转发自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