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8(静心而论788):
在光鲜外表之下优秀的绵羊
要想了解 “在光鲜外表之下优秀的绵羊”这个问题,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常春藤盟校吧:
常春藤盟校指的是有M国东北部地区的八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他们全部是M国一流名校,也是M国产生最多罗德奖学金得主的高校联盟。这八所院校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及康奈尔大学;这八所盟校都是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一样,同时接受联邦政府资助和捐赠,用于学术研究。
在2008年,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决定离开,这次辞职离开之际,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几周之内点击量超过了100多万次。
威廉.德雷谢维奇是一名颇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辞职后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他从中发现当前的M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他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括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的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在20015年5月,威廉.德雷谢维奇根据以上研究,出版了一本《优秀的绵羊》这本书,该书自上市以来,在M国引起了广泛争议;迅速成为《纽约时报》,《新共和》、《洛杉矶时报》等各大媒体追捧的话题,在国内也得到了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网,环球时报,外滩画报等媒体的报道。这本书于2016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成中译图书。
作者在《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中,历数了好几所世界名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不如读公立大学的好处,公立大学的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他进一步提出,这些学校虽然外表上有特色,内里却“失去了灵魂”,在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上过这些学校而已,没有使命感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池,在各方面成就自己。
在光鲜的外表之下,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候停止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值得;本书中优秀的绵羊,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当中的佼佼者,他们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奔波,脱颖而出,被人们贴上了“优秀”的标签;头顶着光环,不敢犯错,循规蹈矩,他们的生活孤独、焦虑、失落、无助、空虚;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南方周末》曾有过这样的评论:读过《优秀的绵羊》我们就会明白,这些整天立志“爬藤”的亚裔学生,根本没搞明白藤校是怎么回事……华人乃至整个亚裔群体,哪怕是成绩再好还是经常被常春藤大学挡在门外,常春藤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
《华尔街日报》中有一句话更能让人引起思考:《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中提出的很多建议,无疑值得今天的家长深思!想想看花费成千上万美元给孩子请SAT辅导老师真的很值吗?
而《纽约时报》则说到,这几乎颠覆了整个美国中上层阶级的价值观。
在光鲜外表之下优秀的绵羊这个问题,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