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21年5月14日晚,天气有点闷热
6个朋友一起聚餐,白酒喝的是老A提前买好的两瓶竹叶青酒,度数不高38度,一共二斤,每人差不多3两。
我自从开始备孕,就没有碰过酒,可以说是滴酒不沾,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去年有娃后,酒戒就解除了,现在又能喝点了。
因为昨晚的酒度数也不高,三两为界,在此之前,我很少说话,都是听别人说,在此之后,自我感觉达到一种微醺的状态,感觉自己开始有表达的欲望,我们喝酒聊天,但是大家都不吹牛,因为平时都忙,凑一块儿也不易,要么说说过去的人和事儿,要么说说现在工作家庭的事儿,要么就相互开开玩笑!总结一下,就是大家酒品比较好,没有因为喝点酒就胡说八说,怨天怨地,撒酒疯的。
喝酒后,大脑开始兴奋,最先反应的就是嘴上,话开始变多,喝到一定程度,嘴上的门闩就全打开了,说什么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了,有个词,叫喝断片儿!而我只是到达微醉的状态,离终极断片儿还有段距离。
微醺之后,话开始变多,但也没有太多,是稍微放开一点,我还是很清醒的,言多必失,言多必失,还是多听少说。
喝完白的,老C和老P又提议,白加啤,每人再来一杯大扎啤,还凉的,哎,这帮人真行,喝白酒,脑袋虽晕但是不占肚,喝啤酒不仅脑袋晕还占肚,我喝了几口,肚子就撑的难受了!,有点喝不动的意思了,正好回家的车也到了,我就提前离场了。
脑子还是很兴奋,席上大家都在,我也不好也不适合说太多,还是有表达欲,咋办?我不知道别人喝酒后的状态,只是感觉自己是酒后才思泉涌,所以选择开始写简书日更,因为本次是要回家看老婆孩子,就以此为中心,写了一篇第一次超过千字的文章,用来记录孕期我媳妇的点点滴滴的对孩子,对家人的付出和感受!
这样的行为,有点像我最近在读的,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中的老枪,喝酒,写作,收稿费,买酒,喝酒,写作,形成一个循环,重点是喝了酒之后才能创作,其实古代的很多诗人不也是这样,来感受一下曹操曹丞相托志于诗,喻志于酒的《短歌行》的部分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确实是个好东西,重要场合也都少不了,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没有酒,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精美的诗词!
不过,我理解,能喝茶就别喝酒,必须喝酒的话能少喝就别多喝,度很关键,自己能喝多少,喝多少到啥状态,自己心里的有谱,因为我们的身体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还是是整个家庭的,是老婆的,孩子的,父母的。
所以喝酒不能任性!
(其实外部环境也在变好,至少我认识的人里面,劝酒的人几乎没有,人们对于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也是执行的比较好,法律层面对于喝酒开车惩罚也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