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被视为一个总括性的术语,它描述的是人们对他人做出反应的多种方式,包括分享(经验分享,情绪共情,个体忧伤),思考(心理化,认知共情,心智理论),关怀(共情关怀,动机性共情,同情)。
第一章
1.共情不是一个人有或者没有的能力,而是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发展的技能。
2.承受过巨大痛苦的人共情能力往往更强,且更愿意帮助他人。
3.对自我道德形象的追求更容易让人们与他人产生共情;处于较大压力下的人更不容易与他人产生共情。
第二章
4.人们对共情的价值判断会影响其共情意愿。
5.情绪不仅会反映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情,也会反映人们如何理解这些事情。人们不仅可以选择增强或减弱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培养对当下有用的特定感受。
6.尽量避免长期处于崩溃和痛苦的环境中,否则,即使很有爱心的人也会变得麻木不仁。
7.几十年的研究证据表明,那些与他人共情的人也帮助了自己:与共情较少的同伴相比,他们更容易吸引朋友,体验到更大的快乐,遭受的抑郁也更轻微。当一个人认定自己没有资源或精力给予其他人时,他也剥夺了自己拥有这些的机会。心理学家约翰·卡乔波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持续10多年的研究,一直对被试者的情况进行调查或分析,结果显示:在某一年感到孤独的人 第二年会表现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预示着未来可能会产生更深层的孤独和抑郁。孤独者的动机是完全错误的:与他人共情让他们觉得不堪重负,所以他们只关注自己,这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8.人们天生关心某些个人及其故事。
9.善用心理拉力,金钱可以起作用,性吸引力,社会联系和自豪感等激励方式将人们拉向共情,通过淡化群体间的边界感帮助人们克服部落主义,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共情之心。
第三章
10.竞争会降低人们的共情能力,甚至激发出对对手的憎恶情绪;接触能增加人们对群外人的好感和共情。
11.彼此平等、目标一致、接触个人化且有机构的支持,才能通过接触让人们对群外人产生巨大的共情。
12.来自多数群体或高权力组织的人,往往会对另一方持有更温和的看法。然而,少数族裔或权力较低的人通常不会如此。
13.多想象未来,让人们为了自己未来的福祉做出更多理智的决策,让“坏人”看到自己变成“好人”时的情景,让彼此仇恨的人们更多地想象双方友善、和谐与融合的场景,以促进更大的和平。
第四章
14.戏剧和文学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共情能力,阅读文学作品能提高人们的共情能力,从而减少犯罪。
15.用叙事的方法来传达观点,可以有效减少冲突。善用叙事艺术对共情的巨大价值,听取和想象故事带来的思维发散能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并与他人共情。这在早期教育中同样有效,引导儿童广泛阅读,尤其是小说类作品,能促进儿童更早地发展出理解他人的能力。
第五章
16.医护人员的共情有利于对患者的治疗;与患者共情会给医护人员带来风险,医护人员应以维持而非消耗自己的方式工作,以发挥其真正作用。
17.有目的地共情,明智地体恤他人;要共情关怀,不要共情忧伤;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共情。
第六章
18.社会和情绪学习能给人带来诸多裨益,学习时间越早越好。
19.有时,和解的出现不是通过与群外人产生共情,而是通过减少与群内人共情。
第七章
20.利用社交网络的强大功能来帮助全世界的人彼此共情,用技术摒除匿可能带来的恶意,将更多陌生人的善意保留并传播出去,这一应用可能会决定未来几十年共情的命运。
21.感恩可以防止短期思维;敬畏有助于培养长期思维,敬畏是一种对宏大事物的体验,它会打断我们对日常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