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妈妈的电话,问了我一些事情,我耐心的回答了妈妈的问题,后来妈妈说爸爸说买个豆浆机,挺贵的,然后我说因为贵所以让我买?妈妈说,谁说让你买了,就是说贵点,我们自己买。
然后,我泱泱的回了句哦。后来跟妈妈聊了一会儿天就挂了电话。
后来出差到大厂,在旁边德克士吃饭,吃完了之后接着在那读周冲的《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读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读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读到她的家庭带给她的影响,突然想到了我跟妈妈的对话,我在想,我这样说话是不是伤害到了妈妈?
事实上,一个豆浆机对老人来说比较贵,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可以接受的价格,买衣服之类的都会花很多钱,一件大衣值好几个豆浆机的钱,我跟妈妈沟通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
后来我想,也许是因为有对比吧,妈妈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找我做,而我对于父母的事情义不容辞,但是对于家里其他人的事情很无能为力,妈妈却总是强迫我去管,买东西的时候一般都是我去买。所以,下意识的出现了这样的情绪,根本不等妈妈说完就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或许妈妈没有多心,也或许是无关紧要的一句话,但是我潜意识的思考无形中成为了我沟通的枷锁,不曾多一点耐心就为事情定型了,没有多点耐心就把话说出来了,没有耐心等沟通就做了决定。这样真的要不得的,而且因为杂事比较多,接到妈妈电话下意识的厌烦情绪也是很恐怖的。
我是一个不喜欢管闲事,也不喜欢听闲话的人,而妈妈年龄大了,必然聊多了家长里短,爱操心的事情比较多,还总被一些在我看来不是多大事情的小事而伤心,以至于,每次我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想要发火。
可是,换一个角度想想,其实妈妈也只是想找人说说话,有些话并不能跟其他人说,那么我作为一个倾听者认真听听就好了,不必要较真。只需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好心态,这样妈妈会很开心,我也会觉得很舒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历的增高,随着读书的越来越多,父母的思想及行为越来越跟不上我们的节奏,而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而厌烦,甚至嫌弃他们。在日常沟通的过程中,对她们多一些耐心,他们不明白的事情详细跟他们讲解,而不是一句话你不懂,或者你不认识,就算完了。
小时候,爸妈总是不厌其烦的一点点的教我们内容,一遍又一遍,从来没嫌烦,而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像他们小时候对待我们一样,耐心的一点点的沟通,一遍不会就两遍,两遍不会就三遍,……
其实,不仅仅是与父母,与朋友之间,姐妹之间等等与他人的交往,都应该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包容和谅解,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达到有效的沟通,而不是采用逃避的心态得过且过,只考虑自己的问题。
让我们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包容,少一点无心的伤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