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擦圪斗的时候第一遍和的面失败了,用的是绿豆面,没有看好豆面和白面的比例,水的温度也不对,一下和成了一个硬石头一样的面团。
放弃这个面团又和了一个玉米面加白面的,白面三分之二,玉米面三分之一,用温水慢慢把面搅成絮状,进而搅成团,放在抿床上,终于做出了好吃的擦圪斗。
下午去上瑜伽课,也没空管那个僵硬的绿豆面团,晚上回来很累,吃了饭收拾一下就睡觉了。今天早上一醒来就想去看看我的面团,已经变得更硬了,表面还开裂不少。
我按红薯上面搜到的办法,准备一小碗温水,拍在面团上面一点,接着开始用力揉,一开始真的硬到揉一下都很费劲。
揉了大概五六分钟,好像稍微软和一些了,我有了一些成就感,继续拍水接着揉。揉着揉着我就想到,这个硬面团不就像我僵硬的身体吗?每次上瑜伽课,做开肩或者拉腿动作时,都会被自己的僵紧程度吓到,每个体式都非常受限,也很痛苦。
昨天上课被老师说了之后我更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先把僵紧的身体变柔软,才能从习练中得到更多,否则不但体会不到乐趣,还可能受伤。
面团越揉越软了,有时水刚拍上去,表面滑溜溜的,水的比例已经超过面很多,有点和泥的状态,面团里面却依然非常硬。这也很像习练没有深入时,动作浮皮潦草地划过去,没有一个动作正位的状态,该提的提不上去,该定的定不下来,这时就需要更多的反复动作去加速身体融合协调。
揉多了还发现面团里面时不时有个硬疙瘩,那是之前没有揉开的地方,于是重点揉那些疙瘩,各个击破,使面团更加浑融。习练也是这样的,老师说你们很多细节没有做出来,每个人的问题又都不一样,要去多习练,在习练中感受自己的身体,找到觉知力,不断调整不对的地方,才可能有进益,浑身都是疙疙瘩瘩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奋战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把硬面团揉软了,做成了板鱼鱼,蒸了一下拌上臊子,热乎乎吃完一碗又要去上课了!
今天的练习相对轻松,因为是生理期的缘故,倒立体式都没有参与。目前倒立几乎都成功不了,因为肩膀太僵硬,下周要开始努力练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