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很喜欢这句话,从西周到春秋,多少时光漫漫流转,多少悲欢浅浅吟唱。三百零五个故事三百零五种梦境。
《诗经》又名《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孔子曾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可见诗经在淳朴民风间涤荡,较之许多文人骚客的杏花春雨、高楼月明,多了几分超脱文字的隽永与真实。
你听,有人在唱:“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战乱的年代,何物最为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岑参也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征战在外,漂泊不定,生死难料,一封家书寄托无限思念。
诗经里普通的日子,空气里也会弥漫着“思归”的气息。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辛酸的曲子,原是劳作的奴役对繁重工作的哀歌。
黄昏时分,暝色归鸿,总会有几抹想家的情绪在夕阳中发酵——胡不归?不想家,不可能;没有怨气,不可能。可即使思归又如何?官僚,帝王岂会在乎?无限哀怨化为无可奈何,只有低吟一曲才足以宣泄。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夏日的清晨,旷野一片静寂。蔓草青青,纤柔的茎叶上缀着露珠。一一个如草似露的女子,布衣荆钗,眼神明澈。邂逅她的青年表白得十分含蓄:“与子偕臧”。在这时间无涯的旷野里,有这样一场美丽的邂逅,是多么大的幸事啊!随着最后一抹红色在天边消失,不经意间秋露已沾湿衣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东方刚刚破晓,清晨的雾霭将一片片的芦苇笼罩在诗情画意之中,透过薄雾,仿佛有位伊人在水一方,刚要靠近,她却嫣然一笑,随雾气消失,无处可寻……
透过《诗经》,千年前人们的一颦一笑,或惧或哀,都跨越了诗的高度,汹涌而来。附耳过去,仿佛还仍可听见关雎鸟在固执啼叫,听见轻风拂过蒹葭的声音,听见男子对于妻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郑重承诺,听见时光流逝,听见岁月蹉跎。
《诗经》寄予了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自由,平等,自然的坚守。《诗经》是一部经典更是一种信念。若你游走在《诗经》的文字之间,你会发现,文字背后裹藏着熟悉又亲切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