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天时,真的是在聊“天”么?我觉得只有人家英国人是真正地聊“天”。英国人聊“天”,是因为英国的天气值得聊。所以英国人见面就很“有聊”一一有的聊嘛!可见,英国人的聊“天”和我们中国人在饥荒年代过去不久的聊“吃饭”一样。吃饭问题成了全民关心的话题时,这种关切之普遍就逐渐成了一种问候方式,最终成为了日常问候语,进入了汉语基本词汇。这还不够,这种问候方式在时间的河里一经沉淀,就进入了中国人的潜意识,“无知无觉”到了什么程度,若不和外域文化相对照,是很难发现的。2007年我去喀麦隆的中国农垦基地迦南,在村口碰到两个黑人妇女老远就咧开from ear to ear的笑容热情地和我打招呼Nichileme,我则以Bonjour(法语“你好”)回礼。发现其中一个姐们儿用研究加疑惑的表情凝视着我,又来一句Nichileme。看到我迟疑不解的表情时,她继续用夸张的疑问语气重复一次,这下我听清了,她是在问我“你吃了么?” 意识到她说的是陕西关中的方言语调时,我失声大笑,原来这是中国农垦的同志们一一八个关中男人教当地人的!插科打诨说了这些,接下去聊一下“聊天”。
我的线下沙龙中,妈妈们一见面肯定要聊天,当然不是没完没了地聊“天气”,帝国的天气还不至于糟糕到让人成天谈论的地步哈。妈妈们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孩子。我家孩子怎么这么能拖延哪?我家孩子作业总是做不完,遇到难题想都不想就打退堂鼓……听妈妈们聊了4年,我突然意识到,妈妈们之间聊天基本是聊“事儿”,因为妈妈们是奔着解决事儿来的。我常年开办沙龙,当然也是为了给妈妈们分忧解难的,也是想着如何让她们解决问题的。可是平心而论,如果不让她们看清自己与孩子互动的模式以及底层的思维模式,只盯住“问题行为”,那就无论教多少技法,都最终会被问题纠缠、跳不出问题的坑。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想让妈妈们先把事儿放一边,聊“人”是很难的事。我说,“我们先来想象一下孩子遇到这件事,你那样和他互动,孩子会有什么感受”时,妈妈们就想把话题转个方向。前期我总是被她们牵着鼻子走,但去年开始我就坚定许多,我会在“聊人”这个方向上不依不饶:不了解人的感受,想(从根本上)解决事儿就无望。要妈妈们把注意力放在精微感受上,有点困难,因为大家太不重视感受对生命的建设作用,我执意要求妈妈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发现她们面有难色。她们大部分人会说“气死我了!”“今天很开心”这样的粗钝感受。(好像已经过了20分钟哈)
今天上午有个个案,算算时间,需要在半小时后出发,这个话题就必须在这里煞尾。仓促搁笔,来做个结:聊天时你在聊啥?聊事儿?聊人?以后聊天时可以尝试聊聊感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