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仪
25岁的海子,卧轨与世长辞。“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极端的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易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张爱玲
张爱玲,民国的才女。关于她的作品、她的身世、她的桀骜不驯,言语无法寄托我对她的敬意、爱怜。甚至有人说“张爱玲不再小众了,是她的幸运,也是她深深的不幸。”
大众化,有时候是个贬义词,近于“烂大街”。譬如时兴的短视频软件(某手,某音),有些主播为了搏眼球赚粉丝,生吃青蛙、金鱼、猪大肠,很恶心。却不去做实质性的事情。
当《人间失格》太宰治那句真正烂大街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屡屡被某些人经常性挂在嘴边,自以为说了漂亮的俏皮话(并成功装x)时,我打心底鄙视,并深深为太宰感到悲伤。听到评论《人间失格》“好看,特别好看!”时,不由得脊背发凉。有多少人是可以真正理解到他的敏感、悲哀的?太宰的文字,是他沉重的生命体验,近乎鲜血浇灌而成的花儿,是禁不起大众这样轻佻地推搡一下的(甚至践踏)。希望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无病呻吟、标榜自己很有文化的人,请放过太宰。
从人格的角度讲,张爱玲的主型人格应该是4号和5号,这类的悲情浪漫者更趋于把自己冷静独到的观察置于感性之中,因而更为孤僻、不合群。但她也喜欢热闹的京剧、美食、服饰,希望受到读者的认可、追捧。“出名要趁早”、“京剧的哀愁有着明朗、火炽的色彩。”也许只有当天才的她置身于这强烈的反差之中,同时感受凄清与喧闹,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存在吧。烘焙曲奇饼的时候,除了大量的糖,适量的食盐也是要的。无怪乎爱玲说出“我喜欢素朴,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衬出人生朴素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作过于华靡。”
人生朴素的底子?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 张爱玲的童年是灰色的。爱玲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之中,是李鸿章的(重)外孙女(这里我记不清楚了),自小尝尽了奢华的滋味,但是吸食毒品包养姨太的父亲挥霍无度,经常虐打爱玲和她弟弟,因而爱玲对于独立自主的人格是十分渴望的。一次她又被打了,一段她描写出走的文字“没有风,只是阴历年左近的寂寂的冷,街灯下只看见一片寒灰,但是多么可亲的世界呵!我在街沿急急走着,每一脚踏在地上都是一个响亮的吻。”谁人可解个中滋味?
第二, 爱玲文学修养极高,非常有天分。4号人格是悲情浪漫者。她自小喜欢红楼梦,熟读并热爱毛姆的小说。三岁时就能流利地背很多唐诗。五岁开始写自己的小说。曾有人戏说:“毛姆的人生经历比他的小说还要精彩。”所以爱玲与人共情的能力很强。不管是身世显赫家境优渥的张爱玲,还是为了生活劳累奔波的底层人,都在世态炎凉中感受着这人生朴素的底子。而爱玲恰恰将它抒写出来了!有一段我很欣赏(此处描写香港战时):“我们产在摊头上吃滚油煎的萝卜饼,尺来远脚底下就躺着穷人的青紫的尸首。上海的冬天也是那样的吧?可是至少不是那么尖锐肯定。香港没有上海有涵养。”爱玲在生活中就时刻感受着现实中与意识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生朴素的底子,是无尽的孤独。此处再次引用爱玲的一段话!“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我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张爱玲
虽然世人对张爱玲的评价始终是褒贬不一(还不至于像林徽因那样有争议)。她高傲,她有傲气的资本!不像某些作家无病呻吟(这是我第几次用这个词了?),作品像是没有底本的拟仿物。爱玲是有睥睨众人的资本的!她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假想敌了,可是她的文学创作就是基于此的,和太宰治有些相似,他们是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浇铸艺术作品的。最后的最后,她死于美国的公寓,尸体开始腐臭才被发现的……一个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她喜欢冬日里的烤红薯……和女伴一起去吃奶油蛋糕、喝咖啡伴奶油……“八岁我要梳爱司头……长大后我要吃糯米团子,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她的独立宣言)”她并不薄情。孤芳自赏,惹人怜爱。
1993,1993……愿我炽热的心永无1993!
希望我们看清生活的真相的同时,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