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回忆,总在童年的时光里。
那时,玩着不知名的游戏,
那时,吃着奇怪的野果子。
那些,或酸或甜的味道,伴随着时光,度过童年。
岁月流转,往日的美好生活,被记忆裹上了一层糖果纸。
多年后回忆过往,拆开。首先传来的,便是这些果子留下的清香。
刺果子是童年难得的美味:
这种鲜红的果实,在家乡的土话中被称作“刺果子 ”又名刺莓,别名刺莓果。
一般长于路边,布满荆棘的丛林里,果球鲜红并不是它最美味的时刻。
只有等他成熟变紫,味道才最佳。
记得某年夏天,独自摘刺泡子时,不小心掉进荆棘林里。
周围荆棘丛生,我躺在地上,稍微一动,便牵动荆棘,扎破皮肤。
吓的我仰头,放声大哭,却发现头顶长满了黑紫的刺泡子。
一时间刚刚左右为难,不知是哭是笑。
索性哭着伸出手,将头顶的黑紫色果实,摘下喂入嘴中。
酸甜的味道在嘴里融化,一时间既然忘了自己身处险境,
反而在其中开心的笑出了声!
记忆中童年最奇怪的水果就是拐枣儿:
拐枣儿又名:万寿果、俅江枳椇、鸡爪子、龙爪、弯捞捞、等等。
拐枣儿最奇怪的地方,是样貌奇特,仿佛树杈,又似枯枝。
味如枣,甜似蜜,醇香甘美。有点像葡萄干而又有点像红糖,且味道极好。
在年少的记忆里,比我大一些的孩子,
嘴里常常也嚼着这种果子,由于形状似树杈,又似枯枝,
于是我便认为那就是树枝,为了跟随潮流。
便也随手捡起一个树枝放进,嘴里咀嚼!
那时的脑袋里满是疑惑,这么苦的东西,这些人,怎么还能吃的那么香。
直到某天,我吃到这群大孩子,手中的树枝物时,
才知道人家吃的根本就不是树枝~
桑葚的记忆总是在夏天:
桑葚又作桑椹,果肉味甜汁多,吃一口从舌头到嘴唇都会变成紫青色。
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
关于桑葚的记忆,是从养蚕开始的。
小时候,外婆家还养着蚕,白白的身子,
趴在桑叶上,摸起来是光滑的触感。
那时候常跟着哥哥姐姐,去桑树林摘桑叶。
我常在树下,看着树上几个高大的孩子,将叶子丢下。
蝉鸣中,阳光透过树叶,打在脸上,夏天的气息迎面扑来。
表哥从桑树上跳了下来,嘴里嚼着不知名的东西,嘴角泛紫。
那是电视剧中,常见的中毒现象,
他跳下来就躺在地上,他躺的很慢,
我过去扶起他,准备听他最后的遗言,一脸悲伤。
这时表哥却突然呵呵一笑,只见那手中,闪过一抹紫黑色,
手就已经飞到眼前,只感觉什么东西被塞入嘴中。
难道是泥巴,或者是虫子,想到此,爱干净的我,不禁放声大哭。
在哭声中,体会着嘴中绽放的酸甜,越嚼越觉得美味异常。
看着表哥手足无措的面容。
边哭边说道:“刚刚……喂给我的,再给我……喂点儿”
而八月瓜应该是整个童年的噩梦:
八月瓜,因八月果熟开裂而得名,又名野香蕉,预知子,等等。
果形似香蕉,富含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味道甘甜,一般长于田头地边的树上。
第一次与八月瓜接触,我坐在田盖上,看着远处白鹤划过水面。
一双大手突然出现在眼前,手中放着奇怪的水果。
大伯笑嘻嘻的说:“吃吧!八月瓜!”
我满脸惊喜,拿着这个奇怪水果。
张开嘴,连忙囫囵吞下,那味道在舌尖绽放。
嘴就像被电击了一般,麻麻的,喉咙里也仿佛燃起火焰。
难受的我放声大哭。
把一旁的大伯吓得手足无措,
仔细一看,原来是我太过激动。
一口将果皮咬下半个。果肉反而没吃到。
果皮的味道本来就酸涩,而且带苦味,常用于药材。
大伯见我如此莽撞,安慰着安慰着,就笑出声来!
然而听见大伯的笑声,心中满是气恼,于是哭声更大了!
蛇莓应该是童年最怕,最后也是最喜欢的果子了:
这种红色的果子,在老家被称为蛇莓,红软的个头很像草莓。
里面是白色的果肉,味道清甜,汁水很多!
村中老人说道:“这种果子啊!是给蛇吃的,人不能吃,有毒!”
可能是因为我属鼠,看见天敌的食物内心惧怕不已,
再加上带毒属性,自然躲得远远的。
记得那时我年龄尚小,且体格瘦弱,常常被堂哥欺负。
一次他突然从身后篡了出来,手拿蛇果,一把塞进我嘴里。
吓得我坐在地上大哭,心里想着
“这东西有毒,要死了!要死了!”
哭了好久,有些疲倦了,心想着反正是死,不如多吃几个。
于是抓起地上的蛇果望嘴里塞,反正是死,死前也得做一个饱死鬼!
然而……
越吃越觉得好吃,越吃越觉得好吃!
打了个隔儿,躺在地上准备等死。
等了好久,实在没死……!
回想起关于童年的记忆,似乎都有些斑驳了,
过去的许多事儿,渐渐的都记不太清了。
于是在回忆中,往日的生活总是单一的画面。
我会记得我坐在地上哭,会记得坐在地上笑。
却记不清我为什么哭,又为什么笑!
在讲述时,我总会将这些剧情,脑补成美好的模样。
于是这些故事中童年,呈现的总是,单纯,快乐,童真!
这让我开始反思,那时的生活,是否是真的快乐,真的高兴呢?
那时的世界真如我所想的那般无忧无虑?
答案,是否定的!
我能够清楚的记得,年幼的我心中最大的愿望,是长大,成人。
因为那时,想逃避家庭的管教,想逃避学习,想自由,想成长。
而如今的我,却时常想回到小时候。
大体原因,是想逃避如今的社会压力,想逃避亲戚朋友喋喋不休的催促。
想逃避工作,想无忧无虑。
因为生活都满是艰难困苦。
想要逃避的心与小时候的想法,重合在一起,
这不禁让我想起,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对白:
玛蒂尔达问里昂:生活是否永远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
里昂回答:总是如此。
生活艰难困苦总是常态,逃不脱,躲不掉。
那为什么还要将头塞进沙子里,当一只逃避的鸵鸟呢?
既然明知道躲不开,还不如直接去面对吧,虽然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但是你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而屹立不倒的背影,一定光彩万丈,像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