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吴月竹
让我有兴趣和动力来写这篇文章的,是一所在某市声誉很好、升学率很高的民办学校校长在“小升初”说明会上面对来自全市上万名家长讲的一段话:
“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所以最公平的教育就一定是有差别的教育;我们学校在这有差别的人群中,所选择的教育对象是精英层次的人才或人才的苗子,即我们实施的是‘精英教育’;至于普及所有人的教育,那是政府的责任,不是我们的重点要关心的。”
这是我听过的关于“精英教育”最有代表性也最具穿透力的宣言。不仅讲究逻辑性,而且很能抓住家长那颗渴望已久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这些家长,大都是对孩子教育及其未来有长远规划且花费大量的精力付出努力的公务员、教师、医生以及企业家或公司高级白领等。他们大都颔首称是,热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百里挑一的选拔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要关注的是:什么样的人是精英?如何选拔和教育精英?
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决定了精英的标准一定是知识;而且如果和选拔相衔接,这一标准就更加明晰,明晰到可以转化为具体的分数。显然,在近万名的报考者中,只收四百名左右的孩子,就知识而言,懂得的多与少,学习的先与后,掌握的难和易,对决之中,毫无悬念地前者很快就会胜出。知识丰富、超前学习、善解难题是这所学霸集中的学校孩子们的共同特征。
实际上,这样的“精英教育”和“精英学校”恰恰迎合了当今中国社会精英阶层人群的教育期待和教育需求。在这些“精英学校”内部,学生、家长和教师有着相当高的成就动机和竞争意识,顶尖学生之间的你追我赶带来的不仅仅是浓厚的学习氛围,还有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焦虑情绪。
深入到这类学校的课堂听课,你不难发现它最突出的特征:课堂上,容量大和难度高是最普遍的特点,否则学生就会“吃不饱”、“没劲头”;相应地,大量的高难度的训练也非普通学校可想见。从这样的“精英教育”理念及其教学实践中,我们或许能够窥见现代社会对于精英素质的普遍理解:资质超群、不惧竞争、具有较强的学习力和耐挫力。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以知识为本位的,从筛选到教学,一以贯之。
于是,社会期望网罗这样的“精英”,家长也期望培养这样的“精英”,一条从筛选到塑造精英的教育“轨道”就这样铺设出来了。
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其一,只有博学强记、超前学习、高难训练者才能被筛选进入这一“轨道”,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且每上升一个学段都面临着同样一轮的筛选和淘汰,这就很难界定:精英究竟是“筛”出来的,还是“教”出来的?或者各自所占的比例和发挥的功能究竟有多大?既然被称为“精英教育”,这个问题就不应当被忽视。
其二,那些没有超前教育和高强度训练自然成长的孩子,大多被排斥在这一轨道之外,他们就不是精英了吗?至少,我们还并没有为不适宜上述“轨道”的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当筛选和淘汰成为牵动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评价的唯一的目的和手段,而知识教育又压倒了所有其他的教育内容,那么,孩子面临“幼升小”、“小升初”和“初升高”的家长们焦虑万分,和培训班火爆异常的场面相呼应,就不足为怪了。
个人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精英的引领,社会应当为精英成长创造优良的环境,针对精英的教育也不应当缺位。但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应当是“精英教育”的初衷。
我曾经在十岁的时侯到新加坡参加了一次游学活动。有幸经历过一节新加坡小学的科学课;而新加坡恰恰是一个将“精英教育”列为国策的国家。现在想来,这节课或许能够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才是“精英教育”应有的模样。
那节课上,老师将包括我们四个中国学生在内的十二个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给每一组的孩子都提供了一节电池、一卷一米长的铁丝、一个灯泡、一个开关和几个铁钉。接下来老师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让我们用这些材料随意发挥。刚刚二年级的小学生几乎没人能猜到这节课的主题是“电流和电路”。但当时另一组的两位中国学霸竟瞬间猜到了老师的意图,迅速连出了一个完美的电路。而我们组的孩子没人知道电流为何物,于是就欢快地将所有的材料全部接在一起,做了一个一米多长的、后工业风的项链,挂在身上开开心心地找老师复命。而这位新加坡的老师对我们两组的孩子给予了同等的鼓励,然后宣布下课。
如果让这个老师像中国老师一样四平八稳地写教案,大概她是不会合格的,因为这节课上我们几乎找不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训练检测评价的影子。但是从这节课上,我们仍然能窥见新加坡教育中对于“精英”的理解:创造力是比理解力和记忆力更高阶的学习能力。而创造力的发掘、保存和生长需要一个包容各种发展可能性的教育环境。在新加坡推行的“精英教育”并不以知识掌握为唯一要义,也不会以单一的知识检测窄化教育评价。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筛选工作,不仅仅是淘汰,更重要的是社会分流,以此为每一个人找到适宜而开放的平台。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精英教育”首先在制度的设计上,应当为每个可能成为精英或有志成为精英的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而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让具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过我们的培养,成为未来社会不同领域的“精英”。
这就需要,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兴趣和特长的“幼芽”在丰富的课程及活动中得以萌发、伸展;而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多样化的课程,让他们进入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享受属于自己的课程资源的学习。变“淘汰”为“分流”;变“一轨”为“多元”,让教育朝向优化精英成长环境,助力各类精英发展的方向努力,这应当是精英教育不可缺失的操守。
当然,这些思考和思想目前还显得理想化,但理想走在现实的更远处以引领现实的前行,也是必要的。事实上,一些生源好的包括我开头提及的那所著名的民办学校,在升学压力不大,学生素质较高的条件下,已经开始为学生提供越来越丰富的选修课程菜单,受到学生的欢迎;为培养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必须承认,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必然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都获得长足发展;但是学校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将眼界投向升学以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可以让学生在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获得坚定的成就动机。当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在有合适给予的情况下,兴趣和理想的种子会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催动下,成长出另一种生命发展的可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认为真正的“精英教育”,同样离不开“机会均等”这一原则,不仅让每一个志在成为精英者有均等的竞争机会;也让具有不同专长的人有成为各领域精英的可能。
经过上述思考,再来回味那位校长的掷地有声的论断,视野或许可以放宽一些:
“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所以最公平的教育就一定是有差别的教育”,他的这一前提,必须进行如此的界定,才称得上是公平的: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为标准的差别,更不是阶层之间的差别;而是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以及不同的发展节奏的差别——基于这种差别的教育,肯定是公平的。从这一前提出发的“精英教育”,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