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来到学校的班主任在带班的过程中,被家长投诉:微信群只准老师发消息,不允许家长回复消息。连微信群都管,那我们怎么进行沟通?
收到投诉后,我联系班主任,问了具体的情况。原来新班主任来到学校后,发现与原来的学校相比,发给家长的通知要多一些。老师具体的描述有:每天都会有防疫相关的通知,有时还会有开家长会通知、课后服务安排通知、选班干部、评先选先的通知、选举家委会的通知等等。原来,开学的9月,各种通知向家长发出,班主任担心通知会遗漏,因此,在班集的微信群中希望大家不再回复,以免出现信息看掉的情况。在这个期间,有的家长有疑问的,老师都是一个个地进行回复。
我又与家长聊。家长关于班主任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与老师的说法一致。但家长提出了两个疑问:一是,微信群本就是沟通的渠道,老师这样的做法,明显就是不允许家长沟通,而且,有的疑问是共同的疑问,为什么不能在群内进行集体回复呢?二是,老师说的有疑问个别沟通,但是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发现老师并没有解决掉问题,那这样的私下沟通就是无效的。
我想,沟通无效才是使家长有了投诉行为的根本原因,而且事件可能不止是一次。在与家长的聊天当天,家长谈到了孩子抄作业的问题、放学不及时的问题、班干部选拔不公平的问题等等。这进一步验证了我的猜测。这样的猜测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我在这么多年处理家长投诉的事件中,我发现,只因为一个事件进行投诉的,一般是体罚等应激事件;一般的投诉往往都附带着别的觉得老师处理不当的情况,家长才会投诉。
老师面对这样的家长投诉怎么办呢?有的老师觉得,在家长面前我们一定不能退让,一旦退让,那家长不是更觉得自己有理,今后,动不动就采用投诉的路径。有的老师在学校帮助处理之后,就使用不再管的方式,你既然投诉我,那我就不管了呗,免得多做多错。两种方式,均有些极端,不可取。还好,我们的这位老师由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坦然承认,觉得自己也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我们很快达成一些共识,并采取了一些策略。
1.微信群发通知采用“群发签收”的功能,家长看到信息,点签收,老师端就能知道哪些家长收到了信息。
2.即时调整抄作业、放学不及时等问题,尽快适应学校的节奏。
3.班干部选拔的事情与年级同步,并与所有家长沟通两次选拔的原因,告知结果并不受影响。
4.事情做在年级组老师的后面,等适应了一切流程,再适当提速。
5.注意倾听家长的需求,帮助家长切实解决问题。特别注意自己的语气,要先共情,再给出一些合理建议。
6.经历了这次的事件,不但要管,而且要管得更好,赢得家长的信任。利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与每一位家长都聊一聊。
对于年级组行政与年级组长,请他们大力支持这位老师的工作,多关心、帮助,多提点一下。同时,行政牵头,召开了班级学科老师会议,共同为班级建设出力。
对于家长,我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如果有新的问题产生,请家长第一时间联系我,我会协同进行解决;并就关于沟通的问题,就为什么有的问题不适宜在群内发,进行了深入沟通,家长也表示理解。同时,家长们自建的微信群也在我的建议下撤消了。
在第一周的班主任与家长交流后,班主任主动找到我,就交流的结果与发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进行探讨,我发现,这位老师,真是一位好学的老师。她能够很快地接纳,并尽快完成自己的心理建设,投入精力在班级管理当中。我相信,她能够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