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掩埋的记忆(一)
清晨的小镇,朦胧的雾气环绕,远处有不知名的鸟啼传来,空气湿润,用过早餐的洛情也是可以舒适的坐在椅子上,因为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秦奋还在准备。
“这里的空气真的很新鲜,远离都市的喧闹,很是惬意。”洛情的目光落在远处翠绿的树枝上,由衷的赞美道。
“是啊。如果有时间可以多到这里度假,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秦奋把应用之物放到车上,听见洛情的话,也是赞同道。
“准备的怎么样了。”洛情回头,嘴角仍旧挂着笑容问道。
“差不多了,等到过一会雾气散一点,我们就出发吧。”秦奋道。
“现在出发吧,今天的事情还比较多,我看你的行程表,如果我们继续耽误时间,恐怕回到这里要很晚,那样车会更难开。”洛情沉思下,道。
秦奋想了想,道:“你先上车,我去再检查一遍,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出发。”
黑色的轿车逐渐远离小镇,一点点化成一个黑点,最后彻底的消失在雾气中。
......
山村。
车子稳稳的停在村口,洛情也早已带好准备的摄影机,而秦奋则是拿着一个本子和笔,两人一个拍摄,一个通过简单的文字记录,然后最终整理成一篇稿件,把这个有些贫穷的小山村通过两人的摄影和文字一点点记录出去。
对于这里,秦奋很熟悉,而且经常来。相比往年这里的确有一点的变化,但那样一点的变化,真的还不足以改变这里的生活。
在这个小山村,只要年龄没有过七十的人,都会外出去找一份工作,即使很辛苦,但也总比窝在这里,暗无天日的好。
秦奋在前面带路,不断的用简洁文字记录小山村的故事,而洛情也是不断的驻足拍摄,两人这是第一次合作,但默契好像是已经在一起工作好多年一样,往往不用对方说话,另外一个已经很有默契的在记录或者工作。
不但如此,为了让图片与文字契合,刚开始两人在拍摄和记录之后,还相互对照一下,但都不约而同的会心一笑。
显然对于对方都非常满意。
山村留守的人很少,还是阳春三月外出打工的季节,因此小路上的行人很少,遇到的都是一些年龄大、身体不好,或者是一些留守儿童。
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见过秦奋,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会和秦奋打招呼,其中的话多数都是感谢和感激之类的。
跟在后面的洛情能够看出来,这个山村的村民非常朴实,心怀感恩之心,都知道这些年要是没有秦奋捐款捐物以及报道,可能他们这些人的生活会更差。
面对这些村民,秦奋脸上挂着笑容,一一回应,其中一个眼看八十岁的大爷道:“小秦奋,你还是先去找李小二吧。”
“他这次回来待不了太久,别再走了,你还是先找他打听关于曾经救你的那个小女孩事情吧,别一会走了。”
秦奋点头道:“大爷,李小二应该在给各家各户挑水,我先不去打扰他,一会去也行。”
“你是一个好人,大爷我真的想要帮你,可是那个时候我在外面打工,而且总来人,我是真的记不住了。”大爷有些惋惜的道。
“没事的,谢谢大爷,要不是你们这些人长期给我提供线索,恐怕我还不知道李小二回来。”秦奋笑了笑,也不在意。
洛情也是停下脚步,记录这个大爷的沧桑面孔,而秦奋也是不时写下两个字。
......
就这样洛情和秦奋两人沿着一条条泥石的路走着,遇到了很多人,也了解了很多事。来过许多次的秦奋已经有些麻木,虽然心里不好受,但表情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而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洛情,却显然有些难受,对一旁靠在树干休息的秦奋道:“这次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看着他们就想起我父母曾经带我去的那些贫困山村,看着那些孩子呆滞的目光,可惜我们的力量的确有限。”
“是啊。其实这些年走访了许多这样的山村,报到出去的确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也会收到一些捐款,但依旧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特别是像这种村子,没有任何依仗,不像有一些村庄会有一些土特产或者风景区,可以通过修路报到,让村子自给自足,但这种真没有太好的办法。”
秦奋也是叹口气。
“的确,有些村子依靠自然环境,可以根本解决,就像是授人以渔,但这种村子只能授人以鱼,总没有根本的办法,只能帮助多少是多少。”洛情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你对这个村子有印象吗?”秦奋试探着问道。
洛情摇摇头,道:“没有印象。昨天晚上我想起一件事情,就是在我父母去世之后,我曾经看过他们的日记,好像是我小时候做过心里辅导,但具体是因为什么,我不知道,可能是一些不好的记忆。”
“不着急。”秦奋心里隐隐有一丝预感,可能洛情真的是当初的那个小女孩,要不为何要在小小年纪做心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