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算是在数着天数过日子,因为每天都很重要,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目标做积累。我们给自己设定了时间上的目标,还有不到1年的时间,有很多目标都会相应实现。
这个过程中,也在不断训练自己的心性,学着更多的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任何状态,好好爱自己,不纠结不内耗,一切往前看。
外在世界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显现,最终我们需要做好的就是,训练和管理好我们自己的内心。
说到这里,就想到自己经常出去上课学习,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学习的课堂上,大多时候都是女性人数多于男性。我之前就这个问题问过很多人,但得到的回答并没让我觉得满意。
后面随着自己遇到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渐渐开始想清楚这个现象了,背后确实有根本性的原因,想清楚后就觉得很正常,也就不再困惑。
一切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
为什么要改变呢?一定是碰到问题,让自己觉得痛苦,然后想改变这种痛苦的状态。
外面有很多课程,都是试着去解决很多人目前遇到的问题,终结这种痛苦的状态。比如流量课,人脉课,副业课,身心灵课等等,都是为这些目的设计的。
那为什么大多时候,女性学员会更多些呢?
因为女性更想改变,进一步说,就是女性更容易陷入痛苦的状态。
这一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另一部分也是和社会大环境给我们每个人注入的观念有关。
先说第一点。
女性确实很多时候比男性更敏感些,考虑问题更多些。这和女性的天性有关,比如胆小,柔弱等等,这些特征都很正常,甚至也是我们男性的天性,但女性很多时候会占得更多些。这些天性就决定了女性会更偏向于对安全感的追求,所以她们遇事会很小心,也会多考虑,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事。但这样的结果是,不够顿感,生活中稍稍发生些事情,她们就会很敏感,这本身是很好的应激反应,会引发很多行动去积极应对这些。但客观的真相是,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过程,需要时间,不是你一敏感、一行动境况就会立即得到改善,不是这样的,这就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韧性了。这个过程,会让人觉得很痛苦,因为确实非常反人性,没有多少人愿意长期忍受这些。然后就想破局,想改变这种痛苦的状态,所以就出来学习,找解决方案了。
这点放在男性身上同样适用。但男性就是天生的顿感些,很多问题他并不觉得是问题,也就感受不到太多的痛苦,他们出来学习改变的意愿就会少些。
而真正的改变,更多是源于对结束当前痛苦的渴望,而不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让自己成长最快的,一定是那段痛苦、低谷的时期。痛苦,才会真正促使人去行动,去打破自己身上的各种桎梏和限定。
再说另外一点,关于社会大环境对我们注入的很多观念的影响。
我们终究是个男权社会,在社会大众的认知里,男性应该主导多一些。比如一个家庭里,男人才是家庭的顶梁柱,男人就应该比女人赚得更多些,男人就应该比女人更优秀些。事业发达,幸福生活,这些更多应该是男人的职责,“男主外,女主内”“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对我们的影响,男性女性都受到了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会让很多女性无意识地失去独立的处世能力,更多时候会觉得男人就应该怎么样,很多事情是男人的责任,自己能为男人生孩子就是对男人最大的恩赐,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做,都是男人的事情了。
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固化,矛盾、冲突、痛苦就不可避免,因为客观的真相是,我们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主动做些什么去改变现状。
如果女性把更多期望寄托在男性身上,这种期望一旦产生了,就意味着痛苦的产生。因为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客观世界不会一直按我们期望的方向去发展,终究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男人赚钱太少,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会更加激发女方的痛苦,想找出路。
男性也是如此,社会大环境把更多的职责义务强加在男性身上,男性天生就背着重甲前行。如果女性这时来一句,有本事你来生孩子啊?!就彻底让男性低下了头,只能带着内疚感甚至负罪感,默默前行。这种状态并不会促进对现状的改变,只会进一步恶化,直至走向死亡漩涡。
以上,不论对男性还是女性,这种影响终究是不好的,最终影响最大的还是女性,她们会觉得更痛苦。一方面是她们天生敏感,另一方面是她们也终究是所有痛苦的最终承受者,因为孩子是她们所生,家庭也是她们的,她们对外界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指责、所有的抱怨最后都会折射回她们本身所在的家庭,以及她们自己身上。
男人却不一样,虽然是负重前行,过程中会不断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但他们不会把更多“期待”放在女性身上,他们更多会找自己的原因,然后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优秀,强大。
少了更多对外界一切的期待,就会少了很多内耗式的痛苦。这个区别看起来很小,却最为关键。
他们也会出去上课学习,但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寻求事情的解决方法,看如何能提高效率,做得更好,而不是为了寻找避免痛苦的答案。
你看,外面很多身心灵课程,更多的是女性学员,男性学员是非常少的。也从侧面印证了上面的一些道理。
然而,那些真正的大师,又都是男性,又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以上,是我观察和思考到的一些点,也不一定非常客观,权当和大家交流用。当然,我们男性也要给力些,如果每个月男性能固定给家里转5万、10万作为家用补贴,这种现象应该也会改善很多。我们作为男性,也要更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