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节时正值辛亥革命110周年,官方相当重视。我此刻读到的历史,刚好是发生在100面前的外国人眼中的事实。
一种观点:军阀统治的开始,无政纲又无帝王权威的的无耻军阀。
另一种看法:是以前革命的继续,更新政治与更新社会的民族主义的运动高涨。辛亥前后是一个充满政治活力的实验时期。分权自治与中央集权的对抗。
①革命后果或者成果: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但此政体远非革命初理想之政体。谁赢得了革命?
②外蒙倚俄自独,西藏靠英谋独。
③外国利用混乱扩大特权。
④革命党人的妥协,清政府大臣袁世凯任民国首任总统。
⑤政治激进与地方乡绅传统保守主义并行,而后者窃取了政权。
⑥士绅要求自治,中央渴望集权。前者更有利于中国的民族主义,其认为统一和自治,可以融合在联邦制的体制中。松散的各省联邦,承受着内外的双重压力。
若以成果论,辛亥之意义只是尝试。打破一个旧世界与建设一个新世界之间,隔着波诡云谲、腥风血雨、水深火热的这三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