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初入大学时,都会经历一段的‘敏感期’。在这段期间,大家会相互注意彼此的言谈举止,观察每个人的穿着打扮,甚至以此来推断他人的成长环境。
而每个人都有一个固定标杆,那就是自己,“他/她相比于我怎么样”是最贴切的内心独白。
1.
‘攀比’这个词本身带有贬义,意在形容浮躁,虚荣的过度比较风气。
在中小学时代,老师们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要去和他人攀比。
我国的校服设计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点:完美的遮挡了体态特征,并且充分发挥了模糊审美的作用。
不能说它好看或不好看,因为你没得选择,只能忽略它的审美特点。
到了大学,情况有所不同,刚步入成年的大学生突然有了自助选择的机会,同时也远离家庭,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
在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很多人是由一种报复性的心态去重新定义自己的形象。
之前从没烫过头发的去烫头,之前自己很少穿甚至没穿过的版型的衣服买一大堆,仅仅因为见到谁谁谁穿上很好看。
然而,这样的穿着不一定适合自己,甚至有时是弄巧成拙,但也不难看出,长期的审美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们心中不自觉地憋着一口气。
“到了大学你想怎么样穿就怎么样穿”
这或许是他们听过的关于穿着打扮最多的一句话。
2.
在大学,不同的穿着与平时的随身用品,潜移默化地讲大学生们分门别类。
脚踩AJ,穿着着stussy的T恤的终究和椰子上脚,背着supreme挎包的哥们不是一个群体。
而那些鸿星尔克与直筒牛仔裤们更是被认为是普普通通甚至是‘平庸,无聊的’家伙。
现如今,青年人已经不再谈论‘攀比’对不对,甚至‘攀比’这个词也很少提及,因为比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思考自己属于哪一类人已经成为常态。
如果这时有谁再讲‘攀比不好’,大概听着只会觉得奇怪与莫名其妙吧。
3.
说手机是当代青年人的第二大脑,一点也不为过。而在大学中,关于你用什么手机,只有两类人:用苹果的和用其他手机的。
每当一个人掏出自己的手机,旁人不自觉的会多看一眼。你用什么手机甚至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无论网上果粉,花粉还是锤粉炒的多么激烈,在大学校园还得乖乖服从歧视链。
有过一个调查,在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前,大量的高中生会换新手机,而其中有约%75的人会选择苹果。虽然继iphoneX之后这个比例有所下降,但不难看出,在青年人心中,真正影响他们决定的也许只是环境给他们潜意识的干预。
我就曾经见过一个大学生,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但他宁愿几个月省吃俭用,哪怕不吃晚饭都要买一双AJ。
问他为何,他只是说自己想要在校园里体面一些。
你很难去批评他或者说他虚伪。他也没有在其他地方乱花钱,他忍受得了生活品质的缩水,他只是和那些买显卡,买手办的人一样,要一张满足自我内心某种需求的门票。
也许就是对与审美的认可,当人人都没有独立的审美观念,随大流便是获得周围人群认可的一个好方法,甚至是唯一方法。
4.
当我们嘲笑‘全员恶人’套装,与‘拼多多男孩’时,是否也想过自己也曾经在自我形象认可上迷茫过,纠结过。
人是社会化生物,大多数人都需要参与到社会协作中去,他人与你的认知成本也许就在于你与他的相似程度。现在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以穿着打扮来判定一个人属于哪个群体,这样既简单又比较靠谱,人们也越来越按照这种认知习惯去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形成一个循环。
这种现象的背后也可以看到社会在高速发展下贫富差距的悬殊以及审美教育的缺失。
到了大四,或者工作之后,在职场的频繁压力下,大家逐渐结束了大学时代短暂的自我认知定位的冲突视角,转而在忙碌的工作中开始新的生活,投身到加班的浪潮中去。也许某天翻到自己大学时代的相片,会心一笑,然后定好明天的闹铃。
很多时候,我们的青年人只是在参照西方某些风格的画风,有些适合,有些则蹩脚。缺少自己的文化审美认知,也许是攀比指南中最重要的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