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回声》电视专题片提纲简介
作者华远
写于2005年3月,修改于2025年7月
第一部分
第一,《绿色的回声》大众美学专题片创作提纲(写于2003 年,微调2025年)
美学专题片《绿色的回声》分国内、国际两种版本
各版本共分12 集,每集 30 分钟,共 6 小时,每集文字__万
《绿色的回声》
第一集千古未解之谜
第二集太极图的故事
第三集老百姓长久
第四集人与动物之别
第五集爱因斯坦的暗示
第六集苍茫的钟声
第七集扼住命运的咽喉
第八集撩开现代艺术的迷雾
第九集科学给美的呈现带来了什么
第十集世界文化金三角
第十一集精神的太阳
第十二集绿色的回声
《绿色的回声》简介
《绿色的回声》是关于千古未解的“美本质”“美的标准” 的大众美学专题片。《绿色的回声》从形而上到形而下,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美到广义艺术美和狭义艺术美,从国家到全球,从政治到人文,从和平到发展,多角度、多方位、跨学科,站在更高视点来阐述这样的观点:在定位定性的参照下整体性与简洁性矛盾统一的 “简” 是检验 “美” 的标准;“时空定位”“良性循环” 是判别美丑的必要前提参照;在 AI 时代,“人机协同定位” 拓展了传统时空定位的维度,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审美判断需纳入算法伦理框架下的良性循环体系。如果 “时空定位”“良性循环” 及 “人机协同校准” 参照下,整体性与简洁性矛盾统一的信息中介是美本质的话,那么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良性循环信息中介就是美的本体论。其中美本质中的定位、定性、定量的 “三定”,时空定位、良性循环、整体性与简洁性、信息、中介、人机协同校准的 “六位” 是不可分离的、事物美的判断的综合因素。离开了以上的 “三定” 和 “六位”,事物的美丑将难以判断。
专题片将用AI 生成艺术案例、算法优化实例等典型事例,结合史料及具体动人的影像和图片来说明、阐述与论证以上美学观点。专题片本身以美的标准要求自己,画面融入 AI 视觉艺术与传统美学元素的融合呈现,解说词将以哲理史诗般的形式出现,分析事例,以小见大、以情感人;阐述论点,以大观小、以理服人。专题片将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特别关注人工智能与人类创造力在审美领域的共生关系。专题片可参考过去很有名气的政论片《》和近来国内外其他优秀大型专题片的编导制片形式,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包括 AI 视觉特效、大数据可视化等),做到制作形式一流,内容思想一流。
如果影片有说服力,观点成立,这就意味着美本质和美的标准这一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已有最终结果,也标志着美学研究在AI 时代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原区……
《绿色的回声》美学专题片将如此抽象难懂而令大众神往好奇、时常关注的问题转化为通俗形象、深入浅出的美学专题片,除从经济效益考虑外,更主要是从社会效益方面的考虑:
1)能填补世界美学学术空白,把握 AI 时代正确审美导向,建立人机协同的审美评价体系。
2)让大众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对审美范式的重塑,回首波澜曲折之人类历史,反思灿烂绚丽的人类文化,感受和体验多样化生命(含算法生命形态的审美价值)。
3)科学地比较中西文化及 AI 时代的文化新形态,存异求同,站在更高位置了解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激发爱国热情。
作者华远
写于2005年3月,修改于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