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看我头发枯燥的,想剪头发了。”
“来,我给你剪,正好这个剪刀快的很。”
“好吧,别把我剪残了……”
可想而知,我妈快刀斩乱麻,才仅仅三下就把我的长发剪成了层次不齐的中短发。尽管修了又修,成品就像十几年前的非主流一般。
吃过晚饭,我琢磨了一会,还是到理发店修理一下吧。我满怀期待的走着去,心里想着,在家刚洗过的头发,去了就让理发师稍微修一修,总归不会太贵,15块钱应该足够了。要知道我们家里的理发店平常理个发十块钱也是包洗剪吹的。
一路走下来,我的心情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从一开始的傲气,再到尴尬,接着无奈,最后是平静的回到了家里。我没有剪,也不想剪了,随它自己长去吧,我的头发。
我首先走到家附近的一个理发店,从外面看进去,颇有档次,我拉开门进去首先问了一下价钱,并说明我的头发不用洗,就稍微剪一下。问了两遍,有一人才回复我,说要38块钱。我一听,果断的说了一句:“不剪了”便走了出来。心想“随便修一下还这么贵,我才不剪呢,再到别家看看。”接着我便朝着街上的方向走去。街上一般都是门面店,无论是卖衣服,吃食,还是理发都是比较贵的。但我还是抱着侥幸心理去问问看,万一有便宜的呢。走了很长一段路,我在一条暗黑的的路口看到了一家门面稍小的理发店,心想这个应该不会太贵。便去问了一下,里面就两个中年男子站在门边,见我要进去,便给我拉开了门。我是一个目的性比较强的人,不喜欢浪费时间说些虚的。便没有进门,在门口问了一下多少钱。其中一中年男子说35元,我问“能便宜点吗?我刚洗的头发,就稍微修给我修一下就行了。”那人又回“30元”,我又接着问“15行吗?就随便修一下。”中年男子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当时很是尴尬。他说:“那你到别家15去剪去吧。”后来我没有再说别的,又继续沿着那条没有路灯的黑暗小道向前走着。心里想着“不剪就不剪,何必多说那句话给人带来一种羞辱感。15块钱不是钱吗?真不会做生意,又没其他客人,15块钱还不乐意赚,总比一分不挣好吧”
本想算了,回家吧。走着走着我又看到了一家店。这家的地理位置更偏,一般人不走这儿,还真不知道。有点不想再问了,可转念又想,走都走到这了,就硬着头皮再问一下吧。“58!”果然,还是回家吧。这么偏僻的地方价钱居然更高,里面空无一人,这样真的有人来剪吗?这个店能开的长久吗?我表示不理解。
回家后,我和妈说“一个比一个贵,没剪就回来了。”妈说“早就让你别去了,明天到那菜市场去剪,那里便宜的,去了丢人了吧”
按照我以前的想法着实会觉得丢人,尤其觉得讨价还价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可是现在的我不再这么想了。在我讨价还价的时候维护的是自己的利益,为什么要觉得丢脸,我的钱是自己辛苦挣来的,为什么要为了虚荣心装作大方的将钱送到别人的口袋中。只为了让别人看的起自己。不,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它值我便会花这个钱,我觉得它不值我为什么要为了商家能高看我一眼而去花这个让自己不痛快的钱呢?
今天这个理发,我是真的小气,舍不得,而不去剪的吗?不是,并不是。38,58,我当真是理不起这个头发吗?只是因为它在我看来并不值这个价钱。
我无论是剪头发,烫头发从来没有去过同一家理发店。每个理发店我都没有再去第二次。在我看来,那些理发店里的理发者,技术真的算不上好,对我这样的外行来说,我看不出理发者给我用的洗发水或是染发膏是多好的,又或者技术算的上一流的。理出来的效果并没有让我感觉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相反有的时候还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些普遍存在的理发者,在我看来会的不过都是一些皮毛。只不过都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理发技巧便自己创业开了一家理发店罢了。价钱抬的如此之高,何以见的技术就是成正比的。不过都是为了用来支付门面费和满足自己想要多挣钱的欲望,仅此而已。
永远都不要为了讨好那些商家,为了让他们看的起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而去买一些自己都认为不值那个价钱或是没有特别喜爱的东西。一些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消费,只会给他们带去可观的收益,对我们自己而言只是一个爱装大方,爱要面子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