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某位大作家还对张友士开出的这个药方进行了神奇的解读,说是有多少政治暗示在里面。
本人智商有限,且胆小如鼠,不敢轻下断言,也许真有吧,如果你相信的话。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啰嗦一句,你能想像一个作家,在他的百万巨著里面,处处设迷,字字陷阱,以图后世知音者在朗朗乾坤下一一解读吗?
不过,基本上凭借常识就可以知道,通常离一部作品的成书年代越晚,越更加难以准确理解其中最本真的意思。
至于原因,当然是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就会少一些共鸣。
因此,如果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说《红楼梦》里面,暗藏了什么故事,或者皇家的秘密,基本上都会以失望而告终。
谁能够拿出哪怕是一条理由来说明这么做的必要?
所以我愿意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原因我也在前面反复说了,若是真的到我们的年代还能成为作者的知音,还能解读出了这么多的政治斗争,那么作者在当时就已经死过一万次了。
难道作者同时代的人的政治敏感还不如几百年后的你?
假如作者真的已经经历过一次“抄家”的可怕的经历,他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暴露当权者的秘密,唯恐不把他自己的家族赶尽杀绝吗?
因此,在我看来,那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药方,至于作者为什么全文抄录这样一个药方?也许只有作者知道。
因为我极其排斥莫名其妙的猜测,所以这里就斗胆设想一下,也许作者为了突出故事的真实性,他觉得行文至此,必须有这样一个药方,才能更加顺畅。
至于张友士为什么在宁国府受到了这么高的认可,大致应该有两个原因吧:一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应该是主要原因。二是其人善于察言观色,精通心理学。
当然,如果你否定这一点,我也没有任何意见,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张太医”与张友士傻傻分不清楚。
第十回的回目“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显然金寡妇指的是璜大奶奶,而张太医自然是“张友士”了。
按照贾珍之说,张友士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一个先生,“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生死”。
这三点都不简单啊。
有学问,自然是饱读诗书;懂医理又能治病救人;断生死又有几分神秘色彩。
据刘心武的“秦学”,这个张友士是皇权之争落败的一方派来的使者,目的是让避难在贾府的“秦可卿”赶紧赴死。
对于这种观点,我只能说,也不能说没有可能,但本人以此保持极大的怀疑。
原因还是那句话,作者没有必要留这种哑谜。
所以,一句话结束本段,张友士在回目中被称作“太医”有可能仅仅是一个BUG,以前没有电脑,修改起来没那么方便,留下一点瑕疵,在所难免。
或者人家本来就曾经做过太医,或者现在依然是太医的身份。